上一次重大發表會是 Hawaii 核心,恰逢 Raja Kaduri 從 Apple 回歸 AMD。
時間拉回到 2013 年,AMD 在 Hawaii 發表 Radeon 200 系列產品,取代早前的 Radeon 7000 系列。在經歷 3 年悠悠歲月(中間還有 Fiji,但相較於到 Hawaii 與 Macau,Fiji 就顯得低調不少),Raja 從 Visual Computing 企業副總裁升級至 Radeon 技術事業部高級副總裁與首席架構師後,他,終於讓我們見到紅軍端出全新的 Polaris 系列 GPU。
Polaris 系列擁有 Polaris 10 與 Polaris 11;這次,率先上市的是 Polaris 10 的 Radeon RX 480,爾後還有 Radeon RX 470 與 Polaris 11 的 Radeon RX 460。
Radeon RX 460 –
2 TFLOPs
16 CUs
7GB/s
2GB GDDR5
128 bit
75W
DisplayPort 1.3 / DisplayPort 1.4 HDR
Radeon RX 470 –
4 TFLOPs
32 CUs
7GB/s
4GB GDDR5
256 bit
110W
DisplayPort 1.3 HBR3 Ready / DisplayPort 1.4 HDR
Radeon RX 480 –
5 TFLOPs
36 CUs
4 / 8GB GDDR5
256 bit
150W
DisplayPort 1.3 HBR3 Ready / DisplayPort 1.4 HDR
Radeon RX 460 與 Radeon RX 470 分別鎖定 720p 與 1080p 解析度遊戲;至於 Radeon RX 480 則是鎖定入門的 VR 頭戴式裝置市場。相較於 Radeon RX 480,其實 AMD 更清楚知道 Radeon RX 460 與 Radeon RX 470 更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大的量能。不過在中階市場上,Radeon RX 480 也許能夠讓 AMD 扳回一些劣勢,特別是面對著 GeForce GTX 960、GeForce GTX 950、GeForce GTX 750 Ti 之類的產品。
要對上 GeForce GTX 970 或 GeForce GTX 980,Radeon RX 480 表現可以見我們下面的測試,至於面對 GeForce GTX 960,這贏面當然還不小。
先回到產品規格上。
Polaris 系列顯示卡均使用 GlobalFoundries 的 14nm FinFET 製程。相較於 CPU 每 18 個月的製程轉換,GPU 從 2011 年開始維持在 28nm 製程,一直到 2016 年,不論是 NVIDIA GeForce 的 16nm FinFET,或者是 AMD Radeon 的 14nm FinFET,基本上大家開始進入 10nm 級別。
Polaris 10,也就是 Radeon RX 480 的 GPU 全貌。上面印有「Made in Taiwan」,推測相關晶圓是在台灣進行封裝。
AMD 選擇從低階開始進入,而 NVIDIA 則率先從高階市場下手,兩家公司的策略完完全全不相同。究竟這樣的策略是對,或者是錯,應該沒有一定的答案在。
Radeon RX 480 與 Radeon RX 470 的架構一樣,同屬於 Polaris 10,而兩者差異在於 36 與 32 CUs,以及 Radeon RX 470 只有 4GB GDDR5 一個選項。
Radeon RX 460 為 Polaris 11,最多只有 16 CUs,並搭配 2GB GDDR5 記憶體。
也因為 CUs 與記憶體砍半,所以 Radeon RX 460 的 Geometry Processors、Pixels Output / Clock、Texture Units、Load/Store Units、L2 Cache 與 Memory Bus 都跟著減半。
Polaris 這次加入了 HDMI 2.0b、DisplayPort 1.3 與 DisplayPort 1.4。
基本上,AMD 從 HBM 記憶體的 Fiji 開始,就讓類比訊號走入歷史,而從 Polaris 的規劃來看,下一步就是慢慢淘汰 DVI 接頭,並以 HDMI 和 DisplayPort 取代。
就 HDMI 與 DisplayPort 來看,後者擁有更多優勢,但現階段比較難感受到。
DisplayPort 1.2 就已經開始支援 4K@60Hz 的解析度,可是 HDMI 1.4 僅有 4K@30Hz,直到 HDMI 2.0 以後,才開始擁有 4K@60Hz,然而這時候的 DisplayPort 又走到更前面去了。
擁有 DisplayPort 1.3 的 Polaris 顯示卡,可以透過單一條 DisplayPort 輸出 5K@60Hz,而 4K 部分最大更新頻率是 120Hz,這主要是因為 DisplayPort 1.3 的頻寬從 DisplayPort 1.2 的 20Gbps 提升 12.4Gbps,來到 32.4Gbps。DisplayPort 1.3 的頻寬較 HDMI 2.0b 高出 80%。
至於 DisplayPort 1.4b 則是加入 10 bit 4K@96Hz、CTA-861.3 HDR、Rec.2020 色域 以及 SMPTE 2084 EOTF 的支援。不過,對於一般玩家,DisplayPort 1.4 最重要的就是 HDR 支援。至於 8K 解析度支援,這部分等電腦螢幕有真正的產品出來再另行討論吧。
現階段的 Polaris 僅支援 10 bit HDR,至於 12 bit 部分則會超過人類視力接受範圍。
HDMI 2.0b 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支援 AMD FreeSync 功能。根據 AMD 的資訊,在 5 月底,已經有 28 款產品在規劃中,這裡面包含 Acer、LG 以及 Samsung Electronics。
不過,為了 FreeSync 而買 HDMI 2.0b 螢幕,這機率其實不太大。
另一方面,Polaris 也加入 H.265 與 4K@60 HEVC 解碼與編碼加速;之前的 AMD TrueAudio Next 也是在 Polaris 上繼續被延伸。
跟著就是重頭戲了,我們找來 GeForce GTX 980 與 GeForce GTX 970 與 Radeon RX 480 8GB 進行比較。
Radeon RX 480 vs GeForce GTX 980
Radeon RX 480 vs GeForce GTX 970
GeForce GTX 1080 vs Radeon RX 480
Radeon RX 480 基本表現可以超越 GeForce GTX 970,但碰到新一代卡王 GeForce GTX 1080 或是 GeForce GTX 980,就完全不是對手。之後 AMD Crimson 驅動隨著版本升級,Radeon RX 480 或許可以帶來更佳表現。此外,AMD Radeon 從 Fiji 核心開始,其實在 DirectX 12 的表現比 NVIDIA GeForce 要好,只是現階段 DirectX 12 的遊戲… 大家都很清楚見到,其實也沒有多少款。
作為一款中高階產品,如果按照官方建議售價,也就是 229 239.99 美元的話,8GB 版本確實相當值得入手,但台灣目前的價格… AMD Radeon RX 480 4GB 版本的官方價格為 199 美元。
Polaris 絕對是 AMD 重返榮耀的第一步,接著 Zen 架構處理器登場,以及 Vega 架構 GPU,在 2017 年的 AMD 絕對要比 2016 以及 2015 好;更別說後面還有新一代 PlayStation 與 Xbox 遊戲主機。期望 AMD 不要將手中的好牌亂打,畢竟一場賽局,要有旗鼓相當的對手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