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的 mini-ITX 主機板,但不是 Z270 晶片組。

Gigabyte Phoenix Mini-ITX 系列產品隨著 Intel 的世代更迭也來到了 200 系列,從 B85 晶片組開始問世到後面的 B150 與目前的 B250,均是筆者相當喜歡的一個系列產品。主要原因其實有二,一是產品定位、二是顏色。

Phoenix Mini-ITX 從一開始的 B85、B150 到現在的 B250,均採用不可超頻的 B 系列晶片組,相較於可超頻的 Z 系列產品,產品定位更明確,訂價也更為親民。當然以台灣市場來看,Mini-ITX 對一般消費族群還是太遠了,雖不若以往的高不可攀,但也不算是預算型玩家的首選。

既然價格沒辦法打入最底層的大眾市場,各廠就開始提供一些產品附加價值,如預載 WiFi 或是設計更好看的 ID,提供產品另一個層次的賣相。Phoenix 則是目前一大票電競黑、紅配色中的一種清新,全系列均採用相當鮮豔的亮橙作為為主色系,在視覺上相當特別,不過好看不好看則因人而異,但著實靠著這個顏色觸動了筆者的目光。

B250N Phoenix-WiFi 採用標準 Mini-ITX 板型,元件擺放位置符合目前主流配置,如左上 8-pin EPS、右上 24-pin ATX 與 Front Panel I/O Header 均擺放在合宜的位置上。當然雞蛋裡頭挑缺點還是有的,8-pin EPS 其實可以跟著 24-pin ATX 相近位置,提供給消費者更棒的走線方式及線材整合,又或者是位於板端邊緣的 2 組 SATA port,可以與其中 1 組 USB 2.0 Port 做調換讓卡扣位置面向外部,以利方便插拔。最重要的 Back Panel I/O 則是 USB 2.0 port 做在相對底層的位置上,導致 USB 3.0 port 線長較其他同級產品更長,造成的訊號衰減問題,或許可以改變其位置減少使用無線鍵鼠造成飄移的問題。

當然這些小改變仍然得靠著強力的 layout 支援才有可能完成,畢竟主宰整張板子的並不在於位置,而是訊號品質,零件位置擺的再漂亮,品質不佳仍然是徒勞。

Update:

針對 Back Panel I/O 的 USB 3.0 port #1 與 #2 訊號疑慮,為了更精確的分析該位置是否存在干擾問題,筆者採用示波器直接量測的方式釋疑。

Port #1 with 5G WiFi Link

Port #2 with 2.4G WiFi Link

透過眼圖,可以看到訊號部分的疑慮大致上是過關了,整個訊號的品質並不下一般高階板子的水準。不過筆者仍然建議若有無線滑鼠需求的玩家,將接收器安裝在 USB 2.0 port 上會得到最佳的使用體驗,畢竟市面上 2.4GHz 鍵鼠種類繁多,即便主機板擁有相當不錯的訊號品質,仍然難保使用上不會出現例外。

供電部分,由於是平價產品加上不可超頻,採用的是無散熱片設計,相數部分則是處理器端 3 + 2 + 1 + 1 相(VCC、VCCGT、VCCSA、VCCIO)與記憶體端 1 + 1 相(VDDQ、VPP),其餘小電壓(e.g VCCPLL、VCCPLL_OC…)不再贅述,畢竟是不可超頻,知道這些小電壓也沒用處,且有些小電壓其實都是靠著固定有的主電壓分壓而來,只有高階超頻主板才會刻意將這些小電壓獨立出來用於強制加壓。

3 相 VCC 為 1H2L(4C10N、4C06N)、2 相 VCCGT 為 1H1L(4C10N、4C06N),不算相當強的用料,但對於一般不超頻的族群來說已經足夠好了。不過因為沒有散熱片輔助散熱,所以在滿載情況下的溫度表現不算優異,透過熱成像儀可以看到在使用 Intel Core i7-7700 跑負載測試中達到 118.9 度。

雖然測試中溫度看起來相當高且危險,不過仍然在 4C06N 的工作溫度範圍內(Max:150 度),至於為什麼會如此高的主要原因在於 Gigabyte 在 BIOS 當中所設定的 PL1 點為 unlimited。如此做的好處為處理器時脈並不會因電流限制而出現 Throttling,作為這個好處的交換條件則是外部 VRM 的負載較原先的高,也因此在負載測試中得到了 118.9 度的高溫。為此,Gigabyte 並未將處理器 Thermal Monitor 關閉(又稱 PROCHOT#),搭配 TCC offset(Thermal Control Circuit)功能實作溫度保護,也因此核心溫度達到 80 度後,會出現時脈瞬降 800MHz 的狀況,不過由於時間相當短暫,並不構成使用上時脈驟降而產生卡頓的問題。

板端唯一的插槽則是採用最新的 Metal Shielding,提供原先脆弱的塑料件強健剛性,防止目前越來越肥胖的顯示卡重量造成插槽因長時間負重而故障。尾端採用海豚尾料件,屬於相對好拆裝的設計,更精進的作法則可以選擇末端採用無卡扣設計,稍微施力即可移除則對使用者在拆裝時更方便。

M.2 插槽位於板端背面,屬主流設計,在網路中爭論 M.2 放在正面或者背面的爭議其實相當多。不過就實際面來看,放在背面除了不受主機其餘零組件的高溫直接影響之外,更重要的一點為被動散熱的優勢。主因為散熱膠貼於 M.2 與主機板之間,透過 PCB 解熱的效益較在 Nand Flash 正面貼散熱片要來的高效許多;且另一個原因為 M.2 放於正面會造成一連串的干涉問題,兩相考量之下,背面成為了廠商目前的首選。

最後則是本張板子與前幾代 Phoenix 的差異,RGB LED,也是這個世代主機板廠最喜歡著墨的部份。透過板載近乎整圈的 LED 燈來做反射在裝機後其實相當有感,不同於以往喜歡挖空 PCB 的方式,反射的方式顯得更加柔和且精緻許多。當然若你覺得不夠,板載還是留了 1 組標準 LED_C Header 可以給你發揮,唯一缺點則是位置相當尷尬,位於板子內側,造成了安裝與實際使用上的些許突兀。

綜觀 Gigabyte B250N Phoenix-WIFI 雖稱不上精雕細琢的精緻作品,不過也相當符合其價位應該有的表現,在硬體配置與性能表現均在標準線之上,在一票 Mini-ITX 主機板中佔有一席之地並不成問題。以一般消費者角度來看,B250N Phoenix-WIFI 在性價比上佔盡了上風,超越同級對手不只一個車身,相當適合初入門 Mini-ITX 的玩家入手玩玩這片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