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15 圓滿落幕,好與不好,各自有各自的評價。

1 月初,美國 Las Vegas 有全球最大的消費性電子大展(CES,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這個展覽鎖定國際 Buyer。根據主辦單位 CEA(Consumer Electronics Association)的資料,參與 2015 年 CES 的嘉賓高達 176, 676 人次,這數字同時創下 CES 開展以來的新高。

STD_970x250

此外,超過 3,600 家參展商、6,952 媒體與分析師的出席。

CES 的舉行,往往讓當地飯店的價格挑漲,同時也相當難訂,更不要提到從各地飛往 Las Vegas 的機票了。

參與 CES 最痛苦的莫過於是在展覽館與各飯店的穿梭… 不少品牌廠會選擇在飯店的房間內展示產品,主要是可以更深入的介紹產品以及商談未來幾個月的產品規劃。

從紫醉金迷的沙漠,2 月底我們可以飛到風光明媚的地中海出席通訊世界的年度盛事 – Mobile World Congress。

由於通訊需求的快速成長,巴塞羅納舉行的 Mobile World Congress(MWC)有著舉足輕重的定位在。來自全球 200 個國家、超過 93,000 人參與了此次盛會,其中媒體與分析師至少有 3,800 人。

螢幕快照 2015-06-07 上午2.10.22

不同於 CES 的消費電子屬性,參與 MWC 的廠商約在 2,000 家左右。

其中,包含 Samsung Electronics、Huawei、HTC、Intel 以及 Qualcomm 都會在盛會中有重大宣佈。

MWC 除了各品牌的發表會與展示外,現場 Keynote 更是整個通訊世界的未來發展主軸。

相較於 CES、CeBIT 以及 Computex 鎖定 Buyer,MWC 是一個以趨勢為導向的大展。

結束 MWC 行程後,可以考慮往北飛到德國漢諾威,參與過去三大 C 展之一的 CeBIT。過去曾是台灣廠商最愛的 CeBIT 近年因應整個 PC 產業的轉變而有所不同,據了解,參與 2015 年 CeBIT 的中國品牌增加不少,同時阿里巴巴的馬雲,以及小米的雷軍都出席了這次盛會,並在會中舉行 Keynote。

cb15-cch-10-1497668.original_image_gallery_desktop

甚至有媒體戲稱,CeBIT 2015 已經是中國人的天下。

比較有趣的部分在,台灣稱 CeBIT 為漢諾威電腦展,而中國將之稱為消費電子、信息及通訊博覽會。可以見到,兩邊對 CeBIT 的定義與觀點有著很大的不同之處。是電腦展也好,或者是中國所稱話的名字都好,CeBIT 所處在的角色對台灣品牌已經沒有過去那般重要。

對了,CeBIT 號稱是全球最大的 B2B 展覽。

4 月暫時休兵一個月,但 IDF,也就是 Intel 自家的開發者大會會在深圳或是北京舉行。

5 月份,在 2015 年有著顯著的改變,因為 CES 的主辦單位從今年開始,選擇在上海舉辦 CES Asia。

短時間內,CES Asia 在尚未找到自己定位前,對 Computex 的影響並不太大,但長遠來說,中國龐大的市場勢必會對 Computex 造成一定影響。

IMG_2470

6 月則是來到了台北參加 Computex。炎熱的台北,偶爾的午後陣雨,這是大家所熟知的 Computex。全球第二大,亞洲最大的 B2B 展覽,這是主辦單位對 Computex 給出的稱呼。

即使主辦單位對台灣媒體的參與並沒有給予太多的優惠與幫助,但位在台灣的各家媒體仍舊出盡全力,將各品牌的資訊完整傳遞給讀者。

擁有眾多在地品牌的 Computex,對台灣是一個年度盛事。也因為如此,即使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各品牌仍舊傾全力地將未來數月會發表的產品在這場活動中展出。

但,我們相當清楚,台灣,是一個仰賴著 Intel 與 Microsoft 長大的區域。

在 Intel 與 Microsoft 重心偏移的前提下,整個大環境往往有了些改變,同時也造就全新的市場,只是這樣的轉變並沒有讓台灣品牌跟著變動,WinTel 生態仍舊持續進行,造就台灣無法跟上其他市場的腳步。

WinTel 陣營的 CEO 寧可選擇出席 Lenovo 於北京舉行的 TechWorld 而非台灣的 Computex 就可以感覺出龐大的中國市場所帶來的影響。作為 Intel 與 Microsoft 合作最深的台灣品牌,對於兩大 CEO 均為出席 Computex 似乎沒有感到任何不悅,反倒繼續全力配合 WinTel 的腳步,依照時程端出牛肉吸引買家。

2014 年,Intel 主席 Renée J. James 代表公司出席 Computex 並在場宣佈 Intel 第 5 代 Core 處理器中的 Core M 產品。(有沒有第 5 代 Core 花了一年才完整曝光的疑問?)

可能因為媒體已經確切掌握到整個 WinTel 陣營的步調,以至於在 Computex 宣佈餘下的第 5 代 Core 處理器,以及 Windows 10 在 7 月 29 日登場的資訊讓大家毫無驚喜可言。

過於龐大的 WinTel 生態系統以及高層腦袋僵化,可能是台灣現階段所面對的難題。

可能大部分媒體都無法在這裡獲得驚喜,但 Computex 是一個讓 Buyer 參與的展覽,或許不少 Buyer, 已經在這裏找到他們所想要的產品以及窗口。前提是他們不被台灣特有的展覽文化嚇壞,或是吸引走。

Computex 短時間來看仍具有它的價值與影響力,上海所舉行的 CES Asia 暫時無法影響到它的屬性。同時,Computex 有自己的問題需要解決與面對,否則問題每年都會端上檯面。

6 月結束後,大家可以稍微放鬆一下,直到 9 月份在德國柏林的 IFA。

其實在 IFA 前會有 Google I/O(今年在 Computex 前)、Apple 的 WWDC 以及 Intel 在舊金山舉行的 IDF。(ARM 與 Qualcomm 都有自己的開發者大會,分別稱謂 TechCon 與 Uplinq,其中 Uplinq 的規模不比 Intel IDF,但對於 Qualcomm 陣營的開發者而言,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聚會)

舊金山 IDF 會公佈不少新品,好比今年就會發表同樣是 14nm 製程的 Skylake 處理器與合作夥伴的相關產品。對 WinTel 陣營來說,這場盛事似乎更勝 Computex,主因是合作夥伴必須要在 Intel 的允許下,才能將相關產品展出。

9 月份的 IFA 近年因 Samsung Electronics 在此舉行 GALAXY Note 系列智慧型手機發表會,進而讓這個以消費性電子和家電產品為主的大展越來越具有名氣。

螢幕快照 2015-06-07 下午10.39.51

在 IFA 我們可以見到許多歐系、甚至是中國的家電品牌,雖然 Samsung Electronics 會在此發表 GALAXY Note 系列智慧型手機,但韓系家電產品的發表會規模也相當驚人。

就如前面提到 Computex 有著自己的問題,那不是一個或是一群局外人可以處理,這部分還需看 Taitra 自己能否勇於面對。

當然,我們不能完全否定 Computex 這個展覽,畢竟,每一家公司還是有不少認真在產品研發的員工。這些員工將產品端上舞台,我想,很多時候,正面的建議與鼓勵可以完全取代偏激的言論與激情,因為言論與激情都是一時,生態系統卻是需要永續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