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未見的 ASRock 主機板再度出現在我們的測試名單中。
這次 AMD 800 系列晶片主機板解禁,我們收到 ASUS、GIGABYTE、MSI 以及 ASRock 等 4 大主機板廠寄出的 X870E 或是 X870 晶片主機板,陸續來介紹,而這篇要介紹的是 ASRock X870E TAICHI 主機板。
ASRock X870E Taichi 是一張 EATX 規格主機板,尺寸為 305 x 267mm。


採用 24 + 2 + 1 相供電設計,在 VCore 與 SOC 的每一相數皆為 SPS(Smart Power Stage)晶片,每一相最高可以承受 110A 電流。


另,在供電模組部分搭配 20K、1000uF 電容,可以讓輸出電流更穩定,並讓系統穩定度提升。
對於供電模組來說,散熱很重要,特別是 24 + 2 + 1 相這種設計,因此 ASRock 在大面積鋁擠(XXL VRM Heatsinks)的設計下,加入了熱導管協助導熱,強化整個供電模組的散熱表現,用以強化整體表現。
主機板部分採用 8 層板設計,內層使用 2oz 銅箔厚度。

24 PIN + 2x 8 EPS 8 PIN 供電設計,足以應付需求。
既然是一張 EATX 規格主機板,當然得搭配 4 根記憶體插槽。就 ASRock 給出的規格,這張主機板可以支援到 DDR5-8200 MT/s 記憶體,當然,這可能是 2 Dimms 條件下/。對於想要 4 Dimms 插滿的使用者來說,DDR5-8200 MT/s 應該是無法達成的事情。



ASRock X870E Taichi 擁有 1 組 PCIe 5.0 x4 M.2 SSD 與 3 組 PCIe 4.0 x4 M.2 SSD。其中 1 組 PCIe 5.0 x4 M.2 SSD 與 1 組 PCIe 4.0 M.2 SSD 導入 Blazing M.2 Socket,使用者可以輕鬆透過免螺絲設計快速安裝 M.2 SSD。
至於另外 2 組 PCIe 4.0 x4 M.2 SSD 則是有著大面積鋁片協助散熱。雖然沒有如 Blazing M.2 Socket 般可以免螺絲拆卸散熱片,但這 2 組依舊有免螺絲安裝 M.2 SSD 的設計。



除了 4 組 M.2 SSD 插槽外,主機板上可以見到 6 組 SATA 6.0 Gbps 連接埠。
作為 X870E 晶片主機板,除了擁有 PCIe 5.0 M.2 SSD 外,更是擁有 PCIe 5.0 x16 插槽。ASRock X870E Taichi 主機板上可以見到 2 組 PCIe 5.0 x16 插槽,第一根(PCIE1)為 PCIe 5.0 x16 頻寬,而第二根(PCIE1)則是 PCIe 5.0 x8 頻寬。

當然,我們也可以見到 EZ Release 的顯示卡快拆設計。

這張主機板使用 MediaTek Wi-Fi 7 無線網路 + Bluetooth 5.4 晶片(160Hz bandwidth),搭配上 Realtek 5G 乙太網路。

同時,主機板 I/O 還有:
– HDMI x1;
– USB 3.2 Gen2 x2 – Type-A,晶片;
– USB 3.2 Gen2 x3 – Type-A;
– USB 3.2 Gen1 x3 – Type-A;
– USB 2.0 x2 – Type-A;
– USB4 x2 – Type-C;
– 5.1 聲道 Audio – Realtek ALC4082 + WIMA Audio Capacitors + ESS SABER9219 DAC;
ASRock X870E Taichi 主機板配置了強化背板。

測試部分,我們使用了 AMD Ryzen 9 9900X 進行,接下來看看這顆處理器搭配 ASRock X870E Taichi 的實測表現。

3DMark - ASRock X870E Taichi
| 3DMark | |
| TIme Spy | 30465 |
| Graphic score | 36692 |
| CPU score | 15530 |
| TIme Spy Extreme | 16851 |
| Graphic score | 18931 |
| CPU score | 10386 |
| Fire Strike | 51426 |
| Graphic score | 74417 |
| Physics score | 46187 |
| Combo score | 16342 |
| Fire Strike Ultra | 24007 |
| Graphic score | 23931 |
| Physics score | 45890 |
| Combo score | 14194 |
1080P GAMING - ASRock X870E Taichi
| 1080P Gaming | |
| Borderlands 3:Ultra | 310.13 |
| Cyberpunk 2077:Ultra | 196.74 |
| Hitman 3(Default) | 364.23 |
| Hitman 3(GPU) | 508.95 |
| Rainbow Six Siege(Ultra) | 624 |
| 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Highest) | 284 |
CPU - ASRock X870E Taichi
| CPU | |
| Cinebench 2024 | |
| Multi Core | 1705 |
| Single Core | 136 |
| Cinebench 20 | |
| Multi Core | 12746 |
| Single Core | 886 |
| Cinebench 23 | |
| Multi Core | 32543 |
| Single Core | 2249 |
| Geekbench 6 | |
| Single | 3368 |
| Multi | 20231 |
| Geekbench AI | |
| Single Precision | 5477 |
| Half Precision | 1372 |
| Quantized | 8975 |
| CPU-Z | |
| Single | 888.1 |
| Multi | 13050 |
| Blender | |
| Monster | 205.21 |
| Junk Store | 149.73 |
| fishy_cat | 101.65 |
| Vray | |
| CPU | 37898 |
| CPU Profile | |
| Max Threads | 13256 |
| 16 threads | 10835 |
| 8 threads | 9357 |
| 4 threads | 4995 |
| 2 threads | 2569 |
| 1 threads | 1297 |
OVERALL - ASRock X870E Taichi
| PCMark | |
| Essential | 11989 |
| Productivity | 12695 |
| Digtal Content Creation | 19424 |
| CrossMark | |
| Overall | 2044 |
| Productivity | 1843 |
| Creativty | 2536 |
| Responsiveness | 1480 |
| Procyon Cffice Productivity | |
| Overall | 9499 |
| Word | 10294 |
| Excel | 10577 |
| Powerpoint | 9100 |
| Outlook | 7112 |
AIDA64 - ASRock X870E Taichi
| AIDA64 memory test | |
| Memory Read(MB/s) | 76853 |
| Write | 83407 |
| Copy | 70052 |
| Latency(ns) | 77.5 |
| L1 Cache Read(GB/s) | 7876.3 |
| Write | 3995.5 |
| Copy | 7570.3 |
| Latency(ns) | 0.7 |
| L2 Cache Read(GB/s) | 2926.9 |
| Write | 2296 |
| Copy | 2778 |
| Latency(ns) | 2.5 |
| L3 Cache Read(GB/s) | 1129.2 |
| Write | 1211.1 |
| Copy | 1068.7 |
| Latency(ns) | 10.5 |
該有的設計都有,不該有的,往往都不會出現,作為一張中高階主機板來說,採用 24 + 1 + 2 相供電設計的 ASRock X870E Taichi 整體可以說中規中矩,但在這所謂的中規中矩中,卻帶有些清新感,且在供電模組部分也相當大方。
同時,支援到 DDR5-8200 MT/s 記憶體也是特色之一。
EZ Release 機構設計與其他家不同,對於使用者來說也相當好用,但不可能每天拆卸顯示卡啦… 我們日常測試除外…
Blazing M.2 則是要注意方向性,一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多用數次,大概就清楚其方向性,但與顯示卡的 EZ Release 相同,你不可能每天都在拆卸 M.2 SSD… 我們測試除外… 對了,ASRock X870E Taichi 主機板的 Wi-Fi 7 沒有導入快拆設計,個人還是偏好傳統的設計,多過於其他品牌推出的快拆設計,理由如上… 你不是每天都拆 Wi-Fi 天線。
USB4 作為 AMD 800 系列晶片的特色之一,我們先不在這裡對 USB4 進行測試,但實際上我們也針對 USB4 與 Thunderbolt 4 進行了測試比較,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前去了解兩者之間的差異。
後續,我們會針對手上的多張 AMD X870E 晶片主機板,針對 USB4 單獨進行相關測試,提供更完整的數據讓大家參考。
快速提供 ASRock X870E Taichi 主機板的介紹與測試讓大家參考,謝謝收看。
AMD Socket AM5 800 系列晶片主機板開箱、實測
- AMD:X870E 與 X870 晶片主機板差異完整介紹
- 更強大的機構件設計襲來,ASUS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 主機板實測
- 沒有 RGB 燈效配置的中高階主機板,ASUS ProArt X870E-Creator WIFI 動手玩
- EZ PC DIY 設計再進化,ASUS ROG Strix X870E-E Gaming WiFi 開箱實測
- 搭配 AMD Ryzen 9 9900X,ASRock X870E Taichi 主機板實測
- 外觀設計簡潔但規格高階,ASRock X870E Taichi Lite 主機板實測
- AMD AM5 腳位高階主機板之一,GIGABYTE X870E AORUS MASTER 動手玩
- 中階規格的 AM5 腳位主機板,GIGABYTE X870 AORUS ELITE WIFI7 實測
- UEFI 視覺與操作動線煥然一新,MSI MPG X870E Carbon WiFi 實測
- 更多友善設計堆砌出豪華感,MSI MPG X870E Carbon WiFi 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