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除了電競顯示器,投影機也有在持續耕耘,而且規格越出越高。

ASUS F1

ASUS 顯示類產品線,除了各式應用導向顯示器,投影機陣容也在逐步擴大。先前機種大多以輕巧、容易攜帶為導向,但最新推出 F1 尺寸放大並首度提供 1200 流明度,有感提升了家庭影音娛樂、商用簡報的畫質體驗。

F1 內容物看似簡單,打開外盒只會發現簡易使用指南,以及一條電源線(Power Cord)。其實主機本體與其他配件,都收納在隨附的背包裡,包含電源變壓器、HDMI 線材、遙控器。F1 機構設計上仍具有可攜性,背包內只需要多塞入電源線,正好一包拎著就走。

ASUS F1

相較於以往機種,F1 設計尺寸是較大的 250 x 75 x 210mm、重 1.8kg,加計必要配件總重或許相當於背著一部 17 吋筆電。全黑外觀設計風格源自自家電腦系統產品,若真要說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大概就是指紋、油汙容易突顯出來吧。

F1 具有兩段式(5.7、8.2 度)吸頂式支撐架設計,有別於以往常見旋轉式基座,可以快速調整出合適的角度。此外也預留了天花板安裝螺絲孔位(3 個),以及正中央那三腳架鎖孔,三種擺置形式可以滿足多數用途需求。

ASUS F1

ASUS F1

主機操作按鍵全集中於一角,包含電源開關、輸入選擇、梯形修正,以及選單 / 確定、手動對焦、音量調整這個複合操縱桿。其遙控器有著相對應的功能按鍵配置,日常大可多加利用,能省去伸長手、移動尊臀的機率。其賣點之一是內建音效通過 Harman Kardon 認證,主要由 2 個立體聲喇叭(3W x 2),搭配 1 個 8W 重低音構成 2.1 聲道組合。

F1 機身兩側除了左邊有組 Kensington 防盜鎖孔,其餘是大量通風孔,這部分就無須多說。機背是輸出入介面等元素集中位置,左起依序為電源插孔、遙控接收器、2 組 HDMI(支援 MHL)、USB Type-A 電源輸出(5V、2A,給智慧型手持裝置補充電力用)、D-sub、音效輸出孔。

除此之外,F1 還支援無線鏡像投影功能,其設計支援 Android 4.2 及其以上版本與 Windows 10 系種裝置。而電源採用外接變壓器形式,常攜帶外出難免覺得瑣碎了點,但線材總長度有機會省去搭配延長線的必要性,各有利弊是有點難說內建或外接何者為佳。

可發現 F1 並沒有典型的調焦機構,因為它具備自動對焦設計,鏡頭一旁那個小圈圈正是焦距感應器。核心是植基於 0.47 吋 DLP 投影技術,原生解析度 1920 x 1080、最大亮度 1,200 流明、對比 3500:1、色彩飽和度 100% NTSC、投射比 0.8,其 RGB LED 背光標示壽命達 30,000 小時。

實際投影畫面尺寸規格表顯示,最近投影距離 0.45 公尺約等 25 吋,在 1.77 公尺距離遠可得 100 吋,最遠投影距離 3.7 公尺則是可以達到 210 吋。不過它最令人匪夷所思的一點,是在機身兩側通風孔下方,居然配置了 Aura RGB LED,實質效益、用意有待商榷。

F1 操作選單功能項目算是完備,在「影像」群組內色溫提供簡易的暖、中性、冷選擇,此群組內還有投影牆面顏色選擇(白、黃、藍、綠等),以及自家顯示產品與筆電常見的 Splendid 顯示情境模式(標準、劇院、動態、風景、sRGB 等)。此外 F1 也支援 3D 技術,相容於 Frame Packing、Side-by-Side、Top-and-Bottom 等格式,只不過還得另外購買 DLP Link 3D 眼鏡。

如果有 3D 需求可在顯示「顯示」群組找到相關選項,其餘如投影機位置(前、後 / 桌面、天花板)、自動翻轉、梯形修正(垂直、水平)、角位調整,以及長寬比(4:3、16:9、Letter box、Full)等選項一應俱全。而「訊號源」群組,由於設計上支援自動掃描,平常使用機率應該不多。最後的「系統設定」群組,內有電源逾時關閉選項(休眠多久後自動關機),以及意義有待商榷的 Aura RGB。

ASUS F1

No Slide Found In Slider.

首先試驗 F1 所內建無線投影功能,將訊號源切換到相對應的無線鏡像,使用 Android 裝置可以在螢幕同步顯示之類設定項目內,搜尋到 F1 並進行連線。這對商用簡報、家庭影音娛樂(玩遊戲或播放 YouTube 等)而言,都是操作簡單而且頗具實用性的機能,如果離 F1 很近還能利用它來為裝置補充電力。

而後透過 HDMI 介面連接至筆電,觀看一些超高畫質展示影片(投影至白色牆壁),由於從傍晚玩到天完全黑了,索性透過室內燈光控制來簡單試驗。在近乎全黑無光的環境下,F1 預設畫質與色彩等表現,個人觀感是覺得不俗。當室內燈具開啟 1 顆 1200 流明(或以上,實際規格忘了……)的 LED 燈泡時,畫面如對比、色彩等明顯可看出受到一些影響,但得開啟 2 顆時才會達到細節、有些文字可能不容易辨識的程度。

當然了,由於 F1 亮度只到 1200 流明,在微光環境自然會有較佳表現,這點是難以強求。至於內建的 2.1 聲道喇叭儘管單體尺寸不詳,低音倒是沒有預期那樣薄弱、無感,雖難以深沉但稱得上可接受。惟中高頻在約莫 5 坪大的空間,個人聽感是相當嘹亮、有欠圓潤,即便離開它一點距離仍然有些刺耳感。不過如果是用在開闊空間、吵雜環境,它或許仍然得以展現理想的人聲之類可辨識度,因此如果可以加入高音(Treble)調整選項,這就不會造成什麼困擾了。

F1 帶給我們的使用體驗,操作與畫質方面的感受是合宜,惟音效在中高頻部分有些改善空間。只不過我們尚未取得官方的建議售價資訊,所以難以給予總和評價,這部分只能先靜觀其變,就不多說些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