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對 AMD 來說,是個豐收年,在了無新意的市場中推出了 Ryzen、Threadripper 處理器。除了單核心性能趕上了 Intel 的腳步之外,多核心方面則是打破了對手長期以來的壟斷地位,一舉將主流級別提昇至 8 核心、高階市場則是再翻番至 16 核心。整體而言,市場對睽違已久的 AMD 從回主流不僅僅相當興奮外,以購買表示支持的玩家也相當多,在市場份額被瓜分的情況下,使得 Intel 被迫推出對應產品應戰。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協力廠商對於 AMD 的態度則相當隱晦,不僅在初期推出的產品數目遠遠不及 Intel 的 1/4 之外,產品線布局方面也相對貧乏許多,高階主板鮮有 E-ATX 板型旗艦產品推出之外,Mini-ITX 市場更是慘澹,直至目前為止也僅有屈指可數的數目在市場上正式上市。

以筆者觀點來看,其中最具有特色的非 ROG Strix X370-I Gaming 莫屬,不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之外,整體設計也相對亮眼許多。

▲ASUS ROG STRIX X370-I GAMING。

首先是 M.2 介面,無獨有偶各家都選擇在這個位置提供 1 組 M.2 介面,原因其實相當簡單,其一是 PCB 布線相對容易,其二則是干涉元件最少。雖然位置不利於使用者在整機狀態下替換,也不利於散熱,但為了上述兩個原因,不得不妥協。

▲背面 1 組 M.2,透過 AMD X370 PCH 提供 PCIe 2.0 x4 頻寬,不支援 SATA 訊號。

I/O 介面則非目前主流配置,不僅沒有 USB 3.1 Type-C 之外,連帶拔除顯示輸出,沒有辦法成為 Ryzen APU 的最佳伴侶,讓這張主板成為了眾矢之的。但筆者卻不如此認為,首先這張主板不論是在配置、用料、設計,均是以高階產品為主軸,不僅提供雙 M.2 配置外,在供電迴路上也是遠遠超越一般 Mini-ITX 的主流配置。而 Ryzen APU 即便是最高階產品,也僅僅只有 4 核心配置與那只能算上比堪用稍微高一檔次的 GPU,這個核心要想與 Gaming 搭上邊,實屬不足。既然是要主打電競系統,絕大多數的玩家均會配置一張顯示卡,那麼多出冗餘的顯示輸出介面顯然遠遠不如將之移除後有效利用這些畸零空間來的有意思一些。

▲Back I/O 埠一覽,並沒有提供影像輸出端子。

VRM 區域相當豪氣的提供 6 + 1 相配置,其中 6 相屬於 VDDCR_CPU 用於處理器核心、1 相則是 VDDCR_SOC 用於 SOC 也就是目前所俗稱的北橋,用於 IMC 與 GPU。順帶一提,Ryzen APU 對於 VDDCR_SOC 的需求較 Summit Ridge 與 Pinnacle Ridge 要來得高,且發熱量也更多,想要如 ROG Strix X370-I Gaming 這張主板如此豪氣的一字排開不僅相當困難,在有限的空間中也不利於 PCB 布線。或許有人會指出其他競品均有完整保留影像輸出,同時也具備一定等級的供電迴路,但從中可以發現 ASRock 的後端輸出濾波電容移至背面,Gigabyte 則是配置成顛倒設計,一切都只是為了布線考量而做的妥協。

▲VRM 區域一覽,散熱片體積相較 Intel 系列提昇許多。

畸零空間則是被完善的妥善利用,主要是將 PWM 控制器改置於此,同時也一併將 12V 輸入電感與前端輸入濾波電容的一部分區域置於這片相當狹隘的畸零空間中。

▲6 相 VDDCR_CPU,與 1 相 VDDCR_SOC。

不同於其他競品只有 1 組 M.2 配置,ROG Strix X370-I Gaming 提供了 2 組,其中 1 組則是位於正面的夾心機構中。這組 M.2 由 CPU 提供所需要的頻寬,除了支援 PCIe 3.0 x4 之外,也能夠提供目前速度相對較慢的 SATA 6.0Gbps,在這之上也融合主板 ID 為日益高熱的 M.2 進行大面積接觸導熱。

▲正面 1 組 M.2,透過 AMD CPU SOC 提供 PCIe 3.0 x4 頻寬,支援 SATA 訊號。

雙 M.2 與更激進的音效電路的幕後工程則是透過特規 Riser 實現,透過 M.2 8.5H 連接器具備懸空與不易干涉底部空間的特性,將位於 M.2 SSD 底下的 PCB 子卡空間用於 Audio Codec 的元件擺放。散熱片 RGB LED、M.2 SSD、Audio Codec、X370 FCH 四者在同一垂直面上同時存在,也彼此不干涉,如此絕妙的想法 ASUS 也早已經實行了數年之久,本次則是將這個想法更加嫻熟的表達在量產品上,同時也為了高速訊號而變更了 Riser 連接器,讓這個設計趨於理想。

▲ASUS 客製化的 S1220A Codec。
▲M.2 之下則是 AMD X370 FCH,上面仍保有一小塊鋁擠散熱片。

不同於 ROG Strix Z370-I Gaming 只有提供 Aura Addressable Strip Header (5V only),ROG Strix X370-I Gaming 額外補上 RGB Header (12V only),也因此這張主板可以同時使用目前主流的兩大 LED 系統,除了可用 PWM 介面燈條同步之外,也可以透過 I2C 介面燈珠調出混色特效。

▲Aura Addressable Strip Header (5V only) 與 RGB Header (12V only)。
▲ASUS Aura Lighting 控制晶片,提供定址控制燈珠顏色功能。

本次簡易評測的性能部分將會省略,畢竟 AMD Ryzen 的性能部分,本站已經做過許多次評測,已經沒有必要再進行。

整體而言,ROG Strix X370-I Gaming 不論是在配置、用料、設計方面,均已經達到這兩年業界所推出的 Mini-ITX 產品中的頂尖。真要說這片板子的遺憾,僅只有一點可被挑剔,那就是沒有顯示輸出讓部分使用者真的很想裝 Ryzen APU 而扼腕。不過這個問題存在機率實在太低,首先這片板子並不便宜,且 Ryzen APU 實際性能要玩轉 1080P 畫質且維持在水準之上,實在太困難了。不搭顯示卡,你其實可以考慮許多廠商推出的套裝電腦,如 Dell、HP、Lenovo 所推出的 tiny system,既小又可只靠著輕便的 Adapter 就足以運作整套系統,這點是自己動手組裝電腦所完成不了的。

那麼回歸到這片主機板是否值得購買?筆者認為這筆買賣相當划算,你也很難再找到如此精巧的一片 Mini-ITX 產品。或許有些人會覺得 2 代 Ryzen 即將推出,現在買會不會不划算?第一,2 代 Ryzen 推出是在 4 月份,意味你要等待,至少得到 4 月你才有得購買;第二,B450、X470 改善的地方是 Low Power 的部份,主要是為了符合新的 CEC 標準,晶片組性能沒有太大差異,主要性能差異仍取決於處理器的 IPC 小提昇;第三,雖然 2 代 Ryzen 部分功能綁定新款晶片組才能夠獲得,但純粹是處理器的時脈調整部分做的更佳圓滑,一般使用有感程度並不高,且自行 OC 的玩家,這部份也就沒有任何差異。那麼所有該等新產品的原因都已經解釋完畢,剩下的就端看個人是否會在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