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再度為玩家打造極致 microATX 主機板,高規格配置得以擠進旗艦產品之林。

ASUS ROG Maximus XI Gene
ASUS ROG Maximus XI Gene。

ROG Maximus 主機板家族,microATX 尺寸代表性產品向來為 ROG Maximus Gene,只是近來在 Intel 推出 Z270 與 Z370 晶片組時缺席。直到最新登場的第九代 Core 處理器、Z390 晶片組,ASUS 終於端出 ROG Maximus XI Gene,而且功能堆砌直逼旗艦板。

ROG Maximus XI Gene 配件有使用手冊、驅動程式光碟、杯墊、M.2 螺絲、ROG DIMM.2 子卡、Wi-Fi 天線、SATA 排線等。

ROG Maximus XI Gene 視覺設計以黑、鐵灰色為基底,並沒有顯眼或說浮誇的配色,綜觀 I/O 遮罩、各部位散熱片能發現,斜條紋裝飾是其設計巧思。而 I/O 遮罩與晶片組散熱片,黑色鏡面效果材質處理部位,以及 ATX 電源這一側面,皆有配置 Aura Sync 發光標示、燈光效果。

ASUS ROG Maximus XI Gene
ROG Maximus XI Gene 視覺設計以黑、鐵灰色調為主,簡單俐落並不浮誇。
主要元件配置近乎都擠進印刷電路板正面,背面只有零星被動元件配置。

有限空間內 DIMM、M.2 最大化布局

ASUS 讓 ROG Maximus XI Gene 加深了極致性能氣息,第一大特點是具有 Double Capacity DIMM(雙倍容量記憶體) 設計,ASUS 藉由加高模組的印刷電路板,容納 2 支模組同等數量的記憶體顆粒等元件。如此讓 2 支典型模組合為一體,單一模組即可提供雙倍容量,有助於特定機構形式取得所需記憶體容量,同時又能節省記憶體插槽所占用空間。

ASUS ROG Maximus XI Gene
僅有 2 組記憶體插槽,但是支援 Double Capacity DIMM 功能設計。

也因此,ROG Maximus XI Gene 只提供 2 個記憶體模組插槽,其設計布局仍可發揮雙通道作用,並未折損性能面表現。其電路結合 OptiMem II 最佳化設計,規格標示超頻時脈上看 DDR4-4700,當前支援容量總和上限 64GB。這創舉自然是孤掌難鳴,ASUS 首波合作記憶體模組品牌為 Zadak 和 G.Skill,雙方皆已推出時脈最高達 XMP DDR4-3200 之類的 32GB 容量產品。

G.Skill 所推出 Trident Z RGB DC 記憶體模組。
Double Capacity DIMM 簡單來說就是將 2 支模組合為一體。

ROG Maximus XI Gene 另一大賣點在於也有 ROG DIMM.2,這設計始於前兩代的極致超頻主機板 ROG Maximus Apex,ROG DIMM.2 子卡兩面各配置 1 個 M.2 固態硬碟插槽。這代設計更直接裝配厚實的散熱片,不像先前還得另外選購加裝風扇,甚至是自行接上測溫線,新式設計變得更簡單且實用。

新式 ROG DIMM.2 子卡預設配備有一定厚度的散熱片。
ROG DIMM.2 子卡兩面的散熱片是獨立設計,可視需求拆除不使用之。

新式 ROG DIMM.2 子卡,支援模組長度上限可達 Type 22110,由於兩面散熱片是獨立固定(2 或 3 顆螺絲),若有需要也可以將之卸下不用。支援模組介面亦為 PCIe 3.0 NVMe 規格,只不過主機板的線路設計布局大轉彎,是取用處理器所內建 PCIe 3.0 通道,並不像先前設計連接至晶片組。規格註記 IRST 支援資訊,意味也是能夠建立 RAID 0/1 使用,性能發揮更不受限制。

新式 ROG DIMM.2 子卡 2 組 M.2 插槽,皆能支援 Type 22110 長度模組。
除了 ROG DIMM.2,一旁其實還有 2 組 M.2 插槽配置。

高速儲存介面配置不單如此,在前述兩樣單元中間,還能見到一根頗長的散熱片,底下可是還有 2 組 M.2 固態硬碟插槽。命名為 M.2_1、M.2_2,可支援至 Type 2280 長度模組,惟規格標示也僅限於 PCIe 3.0 固態硬碟,SATA 6Gb/s 模組並未明列其中。其線路是連結至 Z390 晶片,故自然能夠對應支援 RST PCIe Storage,組建成 RAID 0/1 來使用之。

M.2_1 與 M.2_2 插槽,其線路設計是連結至 Z390 晶片組。
SATA 6Gb/s 僅配置 4 組,一旁可見到 USB 3.1 Gen 2/1 擴充埠。

I/O、供電、散熱、調控均衡配置

至於其他功能配置部分,大抵上是植基於 Z390 晶片組,首先從 I/O 背板部位看起。稍微值得一提的是,ROG Maximus XI Gene 也導入了預載背板設計,讓裝機更省事些。如以往,背板最左邊有著 Clear COMS 與 USB BIOS Flashback 按鈕,後者相對應指定 USB 連接埠有著明確標示。為迎合遊戲玩家喜好,鍵盤、滑鼠可以利用特地保留的 PS/2,以及 2 組 USB 2.0 連接埠。

官方似乎將顯示輸出視為多餘,僅配備 1 組 HDMI 1.4b 端子,藉此提供最高 4096 x 2160 @ 30 Hz 規格訊號輸出。其餘可見的 8 組 USB 連接埠,4 組藍色為 USB 3.1 Gen1,至於紅色是 USB 3.1 Gen 2,其中 1 組為 Type-C 連接埠配置,至於 USB 3.1 Gen 2/1 內部擴充埠則是各有 1 組。

導入預載 I/O 背板設計,和後方遮罩結合為一體。

網路皆採用 Intel 設計方案,Gigabit 乙太網路控制器為 I219-V,附加 LANGuard 防護設計與 GameFirst 管理軟體,無線網路則是 Wireless-AC 9560 這款 CNVio 介面模組,概要規格為 IEEE 802.11ac、2 x 2 天線、2.4/5GHz(160MHz)雙頻、最高傳輸速度 1.73Gbps、內建整合 Bluetooth 5.0。音效以客製化的 S1220A 編解碼器為基礎,搭配 SupremeFX 遮罩、Nichicon 電容、Sonic Radar III、Sonic Studio III 等諸多硬、軟體配套措施構成。

SupremeFX 音效設計除了硬體用料、配置,也提供專屬附加功能軟體。

ROG Maximus XI Gene 可用的匯流排介面插槽相當簡單,PCIe x16 結合 SaftSlot 強化設計,由處理器供應 PCIe x16/x8 通道配置,主要適合安裝顯示卡。其一側完全淨空,因此能夠無礙的安裝 2.x Slot 厚度顯示卡,而往處理器插槽這方向還有根 PCIe x4 插槽,由 Z390 晶片組負責 PCIe 3.0 x2/x4 通道配置。

PCIe 匯流排介面插槽僅 x16 與 x4 各一組配置。

其處理器電源迴路,植基於自家 Digi+ VRM 控制核心,採用 MicroFine Alloy Choke 細微粉末合金電感、NexFET MOSFET 電晶體、10K Black Metallic Capacitor 電容等用料,建構成 10 + 2 相迴路。為滿足 Core i9-9900K 等處理器的極致超頻需求,配置 2 組 8-pin 電源插座,連同散熱性也考量在內。總計有 4 處配置溫度感應器,並提供 3 組 4-pin 風扇插座、2 組 4-pin 全速風扇插座、水冷幫浦與 AIO 幫浦插座各 1 組,水冷水流與水冷進/出插座各 1 組等,多在 UEFI BIOS 與 Fan Xper 4 控制管理範圍內。

處理器電源迴路設計配置為 10 + 2 相。
處理器電源配置為 2 組 8-pin 插座。

對於喜歡裸機使用的玩家,或者組裝、除錯階段而言,於 ROG DIMM.2 插槽旁,能找到 Q LED 核心組件狀態燈號、MemOK! II 切換開關、Q_Code LED 除錯燈號、LN2 Mode 跳線器、Slow Mode 與 RSVD 切換開關,以及 Start、Reset、ReTry、Safe Boot 等按鍵。而如果你喜歡主機板閃閃發亮,是有 2 組 Aura RGB 燈條插座(5050、12V/3A),可以透過 Aura Sync 功能軟體,和主機板本身以及 ASUS 自家相容產品,同步調整控制之。

ROG DIMM.2 插槽一旁配置諸多切換器、開關。
另一端有水冷相關插座、RGB 燈條插座得以利用之。
此處有 Probelt 量測點、T_Sensor 與 Node 插座可以運用。

總和來說,ROG Maximus XI Gene 導入先前高階、旗艦板才有的特色功能設計,使其定位相較於以往有所提升。要說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不為過,儘管以往大多用來形容 Mini-ITX 產品,但 ROG Maximus XI Gene 也確實堆砌滿滿功能。至於進一步的試用與性能體驗,同樣會另外撰文介紹之,就等 19 號晚間 Intel 正式解禁時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