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 X299-Deluxe II 在既有基礎上進行升級強化,規格配置更符合時宜。
導入預裝 I/O 護板、LiveDash 尺寸加大
Intel 最新 HEDT(High-End Desktop)旗艦平台,是以 Skylake-X Refresh 處理器搭配既有 X299 晶片組,如此更新這代號 Basin Falls 產品線。ASUS 方面已知至少有兩款新主機板製品問世,極致玩家所偏好 ROG 系列還等再等等,而以功能性做為賣點的 Prime 已經上市銷售,Prime X299-Deluxe II 目前參考市場價格為 15,900 元。
Prime X299-Deluxe II 屬於 Prime X299-Deluxe 的延伸,但是除了換湯也換了點藥,使它保有一定的賣點。ASUS 除了導入預裝 I/O 護板設計,也將其中 1 組乙太網路升級為 5Gbps 規格,並加入與處理器 PCIe 控制器連結的 M.2 介面。一些既有設計也改善了識別度,例如 I/O 遮罩上的 RGB 燈光不再可能被遮擋住,而 LiveDash 顯示器升級為 2 吋規格等。



供電迴路經強化、新風扇擴充卡功能多元化
為滿足 Core i9 超頻時的電力需求,ASUS 將 Prime X299-Deluxe II 處理器供電迴路做了提升,官方標榜為 12 + 2 相設計配置,片面看來較 8 相的 Prime X299-Deluxe 來得好,能夠有效分散負載。過去並未多加著墨的迴路散熱片,隱約可看出散熱片 / 鰭片陣列、導熱管等,這樣的組合結構升級。其中還強調採用高效率導熱片,以及 Stack Cool 3+ 這 2oz 銅層設計電路板,來確保熱量轉移至散熱片的效率。
而在處理器電源輸入端,也改為 ProCool 實心針腳插座設計,所配備 2 組 8-pin 插座,宣稱能比傳統設計多承載 25% 電流量,如此確保整體供電量與穩定度。而總計 8 組記憶體插槽,植基於處理器電源迴路之中的 2 相供電,搭配第三代 T 型拓譜設計來確保訊號傳遞品質。規格標示超頻支援時脈可達 XMP DDR4-4266 以上,相較於 Prime X299-Deluxe 也是稍有提升。



ASUS 沒忘掉將系統散熱性一併強化,與 Prime X299-Deluxe 兩相比較,電路板上所配置多重熱感測器、熱探針(1 組)、水冷幫浦(1 組)、AIO 幫浦(1 組)、4-pin PWM / DC(包含處理器、機殼、M.2 等共 5 組)風扇等插座 / 接頭配置一致。如若覺得不敷使用、位置不甚合用,那麼可以利用新設計的風扇擴充卡 II,來取得額外 6 組風扇(Prime X299-Deluxe 所提供配件是 3 組)與 3 組熱探針插座(配件中提供熱敏電阻線材),同樣具有智慧防護並支援 PWM / DC 風扇。
Prime X299-Deluxe II 具備 Aura Sync 燈光設計,也是只配置在 I/O 與 PCH 散熱片部位,並不至於浮誇到像個燈具般。Aura 可編程 RGB LED(WS2812B、5V、3A,配件中提供延伸線)依舊只有 1 組,但是 Aura RGB(5050、12V、3A)燈條插座小增為 2 組,得以一併透過 Aura Sync 軟體來同步控制。其餘既有設計就不贅述之,值得一提的是全新雙向介面設計 Node 接頭,作用除了和前述風扇擴充卡連接,亦可連結相容電源供應器來取得統計資料、溫度等資訊。




新增 5Gbps 乙太網路、處理器直通 M.2
Prime X299-Deluxe II 配備與整體視覺設計相稱的預裝 I/O 護板,官方強調方便組裝之外,也有更好的靜電放電承受力。實際配置有 2 組 USB 2.0,內部擴充埠可再拉出 2 組,最下方那組兼具 USB BIOS Flashback 用途。而 4 組 USB 3.1 Gen 1 採用典型藍色連接埠,但是僅無線網路天線旁邊這 1 組,以及內部 2 組擴充埠(總計 4 組)直接由 X299 晶片組負責。I/O 背板上其餘 3 組雖然也源自 X299,但是只拉出 1 組搭配 ASMedia 製 USB Hub,此外內部還有 ASMedia 型號 ASM3142 控制器提供 USB 3.1 Gen 2 前置擴充埠。
至於 2 組 USB 3.1 Type-C 連接埠,都是來自 Intel 的 Thunderbolt 3 控制器,一旁搭配 2 組 DisplayPort 訊號輸入端子,混合後使其最高可支援 DisplayPort 1.4、7680 x 3840 @ 60Hz 解析度訊號輸出。乙太網路則是 Intel 型號 I219-V 實體層晶片(10 / 100Mbps、1Gbps 速率),與 Aquantia 型號 AQC111C 控制器各一(100Mbps、1 / 2.5 / 5Gbps 速率),這讓 Prime X299-Deluxe II 更能滿足時下高速網路存取需求,設計上整併 LAN Guard 防護與 Turbo LAN 管理軟體。

而無線網路方面,Prime X299-Deluxe 支援的 IEEE 802.11ad (WiGig)已成為過去式,Prime X299-Deluxe II 順應潮流只採用 IEEE 802.11a / b / g / n / ac 規格模組。實際搭配 Intel 型號 Wireless-AC 9260 模組,概要規格是 2 x 2 天線、2.4 / 5GHz(160Hz)雙頻、最高傳輸速率 1.73Gbps ,內建整合 Bluetooth 5。
音效迴路的變動則是微乎其微,植基於 Realtek 型號 S1220A 客製化編解碼器,搭配遮罩、隔離線路、Nichicon 音響電容、爆音抑制、電源預先調節器等設計。官方將之稱為 Crystal Sound 3 音效技術,具備 7.1 聲道類比音效輸出,軟體層提供 DTS Headphone:X 附加軟體,整個設計配置看來是和 Prime X299-Deluxe 相仿。

由於購置 X299 這類高階平台,搭配只有 28 條 PCIe 通道的處理器實屬可惜,因此以下所提及資源限制將以 44 條處理器為基準。其 PCIe 3.0 匯流排介面插槽配置經過些調整,縮減為 3 根 x16 形式插槽,皆採用 SafeSlot 強化插槽設計。這都是與處理器內的 PCIe 控制器連結,同時使用時 PCIe 通道最高可配置為 x16 / x16 / x8,支援 CrossFireX、SLI 等 3 路顯示卡技術,以及 VROC 處理器端 RAID 應用功能。而 2 組 PCIe x1 插槽是由 X299 供應通道,分別與 USB 3.1 Gen 2 擴充埠(U31G2_E1),以及 SATA6G_7 連接埠有二選一使用限制。
算一算,Core X 處理器還剩餘 4 條 PCIe 通道,ASUS 是用來新增 1 組與處理器直通的 M.2 介面。編號 M.2_3(靠近第 1 組 PCIe x16)這組插槽限定使用 PCIe 固態硬碟,格外適合安裝系統開機碟之用,它和 M.2_1(靠近晶片組外緣)一樣配置新樣式設計的散熱片。M.2_1 和 M.2_2 都是連結至 X299 晶片組,差異在於 M.2_1 另可支援 SATA 模組,而 M.2_2 設計為直立形式需搭配固定支架,不過這 3 組倒是都可以相容至 Type 22110 長度模組。至於總計 8 組 SATA 6Gb/s 連接埠,資源限制如前述,可運用機能為 RAID 0 / 1 / 5 / 10 磁碟陣列。




新增 Q-Installer 機能、軟體高度整合依舊
在一見如故的 UEFI BIOS 內,「Ai Tweaker」大群組底下「Ai Overclock Tuner」選項,並未像 Z390 晶片組製品具備新的 XMP I、XMP II 設計。不過「Tool」底下倒是有加入「ASUS Q-Installer」,每每安裝完 Windows 10 之類作業系統,開機後接上乙太 / 網際網路(建議使用 I-219V 這組),即可選擇快速上網下載最新相對應版本驅動程式與附加軟體。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1
而附加軟體部分,AI Suite 3、Turbo LAN、Aura 等並沒有顯著大異動,功能性大抵上依舊。倒是音效驅動程式適逢 Realtek 大改設計基礎,Windows App 化的介面內可以調整耳機輸出阻抗(編解碼器內建功能),以及控制附加的 DTS Headphone:X 功能,操作便利性是有所提升。
Prime X299-Deluxe II 亮點之一的 LiveDash,相對應程式可以設置顯示系統資訊,如處理器時脈、電壓、溫度、風扇轉速,或者動畫效果、 自訂圖文內容等。當然了,ASUS 向來沒忽略自家產品的相容性、同步控制這點,例如我們使用 Ryujin 240 水冷散熱器,其 Aura Sync 燈光與全彩 OLED,也能在前述相同的 Ai Suite 3、Aura、LiveDash 程式內進行相關調整。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2
性能測試體驗階段,我們實際搭配 Core i9-9980XE 這款 Core X 系列旗艦處理器,Prime X299-Deluxe II 其 UEFI BIOS 維持預設值設定。Core i9-9980XE 記憶體控制器原生支援時脈最高 DDR4-2666,基於 4 通道架構傳輸量可以輕鬆達到 70GB/s 以上。另外裝配 PCIe NVMe 固態硬碟來跑分(X299 供應通道的 M.2 插槽),所跑出來速度大致上和 ASUS 一貫表現相當,至於其 Tunderbolt 3 介面以 PCIe NVMe 轉 USB 3.1 Gen 2 外接盒來小試,亦跑出令人滿意的速度。
測試平台
- 處理器:Core i9-9980XE
- 記憶體:Ballistix Tactical DDR4-2666 32GB Kit(4 x 8GB)
- 系統碟:Plextor M8SeGN 512GB(安裝於 M.2_3)
- 顯示卡:ASUS ROG Strix GeForce RTX 2070 OC edition(ROG-STRIX-RTX2070-O8G-GAMING)
- M.2 測試碟:Plextor M9PeGN 512GB
- Thunderbolt 3 / USB 3.1 Gen 2 測試碟:PCIe NVMe 轉 USB 3.1 Gen 2 外接盒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3
遊戲面向以 3DMark 與兩款遊戲作為代表,特別是在能夠讓處理器發揮較多的 3DMark Time Spy 模式,其總分相較於主流性能平台,確實有提高了一些(大約 400 分不等)。即便在真實遊戲中,對於平均幀數、幀格渲染數量等部分,也是有往上提升的正面幫助。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4
而在 PCMark 10 之類系統總和跑分評價軟體部分,或許受到程式多核心最佳化、處理器 Turbo Boost 時脈、磁碟連結路徑等零零總總因素影響,有些數據看來是不如自家最新主流性能平台來得理想(例如搭配 Core i9-9900K 時)。當然了,實際差異跟整體配備、設定等脫不了關係,實際結果將會因人而異。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5
總和來說,時下高階板有了會更好的 Thunderbolt 3、5Gbps 之類乙太網路等元素,Prime X299-Deluxe II 都導入了並盡可能最佳化配置。此外也新增 1 組與處理器直通的 M.2 介面配置,以及預裝 I/O 護板、加大 LiveDash 顯示器尺寸等,整體配置頗為完善。在繪圖、運算之類應用上,如果有意選用 Core X 平台,那麼 Prime X299-Deluxe II 是值得列入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