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從 20Gbps 提升至 40Gbps,體驗起來真的有差!

2024 年推出 DATAMAG 20Gbps 之後,MSI 在 Computex 2025 展出速度更快的 DATAMAG 40Gbps。

全新的 DATAMAG 40Gbps 採用 USB4 規格與 USB-C 介面。

伴隨著全新的 iPhone 17 系列上市,MSI DATAMAG 40Gbps 也在台灣市場推出;與 DATAMAG 20Gbps 相同,全新的 DATAMAG 40Gbps 提供 1TB、2TB 與最大 4TB 等多種儲存容量。

速度方面,DATAMAG 20Gbps 與 DATAMAG 40Gbps 的差距非常大。

USB 3.2 Gen2 x2(20Gbps)的 DATAMAG 20Gbps 最大循序讀寫速度分別是 1,600 MB/s 和 1,500 MB/s;全新 DATAMAG 40Gbps 屬於 USB4(40Gbps)規格,採用 Phison PS2251-21 控制器,最大循序讀寫可以達到 4,000 MB/s 和 3,600 MB/s。

DATAMAG 40Gbps 2TB 與 4TB 都可以達到最高讀寫表現,唯有 1TB 版本的寫入只能達到 3,500 MB/s。

外觀設計上,DATAMAG 40Gbps 與 DATAMAG 20Gbps 差異並不大,若要說差異點,應該就是髮絲紋與同心圓的金屬面板差異;當然,顏色不同也是一種差異。

至於配件部分,2 者完全一樣,皆提供 2 條 USB-C 傳輸線(一長一短)、USB-C to USB-A 轉接器以及 2 個金屬環。雖然配件數量一樣,但 DATAMAG 40Gbps 的 UBS-C 傳輸線屬於 USB4 規格,其傳輸速度可以達到 40Gbps。

接下來直接看看在 macOS 與 Windows 11 上的實測表現;測試使用的是 MSI DATAMAG 40Gbps 所附贈的 USB-C 傳輸線。

Apple macOS 使用的是 Tahoe 26.0 版本,透過 AJA System Test 與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進行。

Microsoft Windows 11 作業系統使用的是 AMD X870E 晶片主機板的 USB4 進行測試,使用的測試軟體是 CrystalDiskMark、ATTO Disk Benchmark 與 AJA System Test。

可以見到 CrystalDiskMark 部分可以達到 MSI 官網所宣示的數據。

DATAMAG 40Gbps 2TB 接上 iPhone 17 Pro Max 之後,在 4K 60Hz 拍攝 ProRes 格式影片最大可以有 1 小時 12 分的錄影時間,若升級至 4K 120Hz 之後則只剩下 35 分鐘。

新一代的 MSI DATAMAG 40Gbps 在速度上有著相當大的優勢,雖然 iPhone 17 Pro 系列與 iPhone 16 Pro 系列相同,只有 USB 3.2 Gen2 x1 的傳輸速度(10Gbps),但在電腦傳輸部分可以享受更快的傳輸表現。磁吸當然是 DATAMAG 40Gbps 的另一大賣點,畢竟現階段磁吸已經是許多手機的一大賣點。

MSI DATAMAG 40Gbps 1TB 與 2TB 已經可以在台灣通路見到,售價分別是新台幣 3,190 與 5,090 元,DATAMAG 系列產品擁有 5 年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