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用 Z590 晶片組可不是披上馬甲就登場,ASUS 做了些改變讓它等級再提升。

ROG Maximus XIII Hero 似乎搶下了頭香,既是 ASUS 首波採用 Intel Z590 晶片組的主機板送測品,也搶先各廠在台灣零售通路開賣,市場參考價格為 15,990 元。ASUS 新導入 Thunderbolt 4 介面,並將處理器供電迴路升級,其他改變還包含 Wi-Fi 6E 無線網路、新的音效設計方案等。

不諱言 ROG Maximus Hero 的價格一代比一代高,除了各廠普遍面臨製造成本上揚因素,ASUS 也不斷提升設計規格等級、堆砌更多功能,或許足以作為調高價格的解釋吧。由於 Intel 第 11 代 Core 桌上型處理器尚未發表,借助同為 LGA 1200 處理器腳位隔代相容這點,安裝第 10 代處理器來跑分的意義似乎有限,所以這篇僅從開箱角度來瞧一瞧 ROG Maximus XIII Hero。

看到 ROG Maximus XIII Hero 實體的第一眼,直覺上和 ROG Maximus XII Hero(Intel Z490)十分相像,畢竟是相同處理器腳位的兄弟世代產品,若植基於 ROG Maximus XII Hero 經過修改而來完全合情合理。視覺鋪陳調整了各處散熱片的斜條紋方向,I/O 遮罩所整合 Aura Sync 燈效也改成藏在底下,藉由斜條紋處的開口來透出燈光,整體氛圍似乎又更低調了些。

 

面對代號 Rocket Lake-S 的第 11 代 Core 處理器,ROG Maximus XIII Hero 核心供電迴路雖說維持在 14 + 2 相,但是換用供電上限 90A 的功率級晶片(前代 60A),這規模、等級和前代旗艦 ROG Maximus XII Extreme 看齊。關鍵用料是由 Renesas(Intersil) ISL69269 電源控制器,搭配 TI CSD95410 功率級晶片,以及合金電感、10K 日製聚合物電容器等元件構成。

先前已獲得導入的 ProCool II 強化電源插座,連帶升級成 2 組 8pin 配置,以滿足電源迴路所需。ASUS 同時間也修改了散熱片,強調和鋁合金 I/O 遮罩整合在一起,至於跟主要熱源接觸部位,是使用 6.5W/m.K 規格導熱墊貼合。而一旁 4 組記憶體插槽,基於 OptiMem III 線路最佳化設計、採用強化插槽,標示超頻時脈標示可達 DDR4-5333,想當然耳是指搭配第 11 代 Core 處理器。

PCIe 插槽數量並未變動,前 2 組 PCIe x16 採用 Safeslot 強化插槽設計,由處理器供應通道可支援 PCIe 4.0,配線規則為 x16、x8 / x8、x8 / x4。也許你會好奇 x8 / x4 是哪招?ROG Maximus XIII Hero 總共有 4 組 M.2 固態硬碟插槽,前 2 組由處理器供應通道可支援到 PCIe 4.0 規格,鄰近處理器那組獨享 Rocket Lake-S 所新增 4 條通道,另一組則瓜分既有的 16 條通道。

剩餘 2 組是與 Z590 晶片組連結,所以只支援到主流的 PCIe 3.0,其一另外也相容 SATA 介面模組。可以將之分成二個群組來看,共通點是模組相容長度 M.2 Type 2242~2280,各自其中 1 組另外支援到 Type 22110 長度。除了既有的鋁合金散熱片、導熱膠條等附加設計,ASUS 還新加入鋁合金散熱背板,藉此提高 M.2 模組的散熱效率,標榜可使整體溫度降低約 10°C。

ROG Maximus XIII Hero 必然採用預載 I/O 背板,並且有 ROG 系列招牌的 BIOS FlashBack、Clear CMOS 按鍵,以及 BIOS 指定 USB 埠。這代最大特點是導入 Thunderbolt 4 介面,由 Intel JHL8540 控制器提供 2 組 Type-C 連接埠,不過並未附加讓獨立顯示卡混入顯示訊號的 DisplayPort 介面,以往 ASUS 大多只會在旗艦、特殊定位產品上提供 Thunderbolt。

其次亮點在於無線網路,換用 Intel 最新的 Wi-Fi 6E AX210 模組,支援 Wi-Fi 6E 標準、6GHz 頻段、TX / RX 2 x 2 天線配置,並內建整合 Bluetooth v5.2,所提供天線也改成折疊式設計。只是乙太網路該說縮水嗎,ASUS 用 2 組 2.5Gbps 速率的 Intel I225-V 控制器,取代先前 5Gbps、1Gbps 各 1 組這配置組合,是利或弊就見仁見智了。

至於 USB 配置方面,I/O 背板拉出了 6 埠 USB 3.2 Gen 2(10Gbps)、2 埠 USB 2.0,連接埠皆為 USB Type-A 形式,唯二的 USB Type-C 是源自 Thunderbolt 4。內部擴充埠可以拉出 1 埠 USB 3.2 Gen 2×2(20Gbps)、4 埠 USB 3.2 Gen 1(5Gbps)、4 埠 USB 2.0,如果設計上把其中 2 埠 USB 3.2 Gen 1 和背板端 USB 3.2 Gen 2 對調,真實裝機應用的彈性也許會更理想吧。

SupremeFX 音效核心也獲得升級,換用 USB 介面的 ALC4082 編解碼器,附加搭配 ESS Sabre9018Q2C 數位類比轉換器。其餘大致上依舊,具備爆音消除與隔離電路設計,選用 Nichicon 電容器、鍍金輸出端子等。其他小更動包含處理器內顯的輸出埠,HDMI 2.0 終於出現在 ROG 系列,即便你只有在電腦除錯的時候才會用到,規格提升總是件好事。

ROG Maximus XIII Hero 擁有完善的散熱管理,總計 8 組 4pin 風扇插座,基本支援 1A / 12W 供電、DC / PWM Mode、Q-Fan 管理。其中 H_AMP 與 W_PUMP+ 供電為 3A / 36W,而 W_PUMP+、AIO_PUMP 採用全速運轉設置,此外在處理器等 5 處配置溫度感測器。至於 Aura Sync 燈效愛好者,是有 3 組 Addressable Gen 2 與 1 組 RGB 插座,得以連接相容裝置。

而在最後,ROG Maximus XIII Hero 配件內提供了顯示卡支撐架,直覺上將這列為顯示卡產品線的標準配件,會比隨著主機板提供更加合適些吧?!看完 ROG Maximus XIII Hero 硬體層設計配置之後,應該是可以理解為何價格又再提高了一些,推測關鍵在於導入 Thunderbolt 4,再加上幾處設計、用料變更而使得成本提高。

ASUS 主機板產品向來擁有極佳的軟、韌、硬體整合與附加功能性,等之後搭配第 11 代 Core 處理器進行完整體驗,再回過頭重新檢視它的價格(值),也許會改觀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