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那張 EXTREME 主機板終於入手!

ASUS 終於為 AMD 800 系列晶片端出旗艦的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

在 Extreme 推出之前,ROG Crosshair X870E Hero 主機板一直都是我們測試平台的要角,不論是 AMD Ryzen 9000 系列處理器,或 GeForce RTX 50 與 Radeon RX 9000 系列顯示卡。

現在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推出之後,測試平台用主機板可能會有所變化。

EATX 規格的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採用 20 + 2 + 2 相供電設計(Teamed Power Solution),其中 VCore(20)與 SoC(2)部分分別為 110A 電流,而 MISC(2)方面則是 80A 設計;ROG Crosshair X870E Hero 主機板為 18 + 2 + 2 相供電設計。

也因應如此重量級的供電設計,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在 VRM 供電方面的散熱也下了重本。ASUS 為 Extreme 主機板的 VRM 供電帶來大面積的鋁製散熱器外,同時還加入了 2 根熱導管提升散熱效率。

ROG Crosshair X870E Hero 同樣有嵌入熱導管,但只有 1 根。

鋁製散熱器上整合了 5 吋的 LCD 面板,也因為擔心使用者安裝進機殼後,LCD 面板的部分內容會被遮蔽,所以 ASUS 為它弄了個機構件,讓這塊 5 吋 LCD 面板可以稍微移動。

基本上,4 根 DDR5 記憶體配置是基本的,但在 Extreme 部分我們可以見到 Q-DIMM.2 插槽配置,允許使用者額外安裝 2 根 M.2 SSD。

ASUS 在系列主機板導入了 NitroPath DRAM 技術,而目前 ASUS 官方聲稱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若搭配 Ryzen 8000 系列處理器,可以達到 9000MT/s+,但使用 Zen 5 處理器架構的 Ryzen 9000 系列處理器的話,那就只能達到 8200MT/s+

全平躺式的配置已經是 Extreme 主機板的基本配置,這次我們可以見到主機板上為機殼的前置 I/O 提供了 1x 20Gbps 與 1x 10Gbps 傳輸速率的連接埠,其中 20Gbps 部分支援 Quick Charge 4+ 技術,最高可以提供 60W 供電能力。

另外,這張 Extreme 主機板也提供 SlimSAS 接頭,與 4x SATA 6.0Gbps 接頭。

但,老樣子,SFF-8654 線材需要自行添購方能使用。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只有 2 根 PCIe 5.0 插槽,但第一根為 PCIe 5.0 x16 頻寬,另一根則是 PCIe 5.0 x8 頻寬。

Q-Release Slim 也做了更新,避免使用者因插拔顯示卡而讓顯示卡 PCIe 插槽受損。

ASUS 還特別做了貼紙,提醒使用者 PCIe Slot Q-Release Slim 的正常使用方式。

PCIe 插槽的頻寬配置有點複雜,後續測試的時候我們會再為大家好好解釋一番。

除了前面介紹的 Q-DIMM.2 外(PCIe 4.0 x4),主機板還有 3x PCIe 5.0 x4 頻寬的 M.2 插槽。靠近 CPU 的 M.2 插槽除了擁有 3D VC 的散熱器外,同時還有 M.2 Q-RELEASE 快拆設計,至於另 2 組 M.2 插槽則因空間問題,而用了 M.2 Q-LATCH 快拆設計。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主機板 I/O 配置也相當奢華:

USB(10Gbps):8x USB-A (紅色)+ 2x USB-C;
USB4(40Gbps):2x USB-C;
OUTPUT:1x HDMI;
Ethernet:Marvell 10GbE + Realtek 5GbE;
Wi-Fi 7 + BT 5.4:MediaTek MT7927(RZ738)
AUDIO:ESS ES9219 QUAD DAC + ALC4082 Audio Codec;

先快速為 ROG Crosshair X870E Extreme 進行開箱,後續會用 AMD Ryzen 9 9950X3D 處理器搭配這張板子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