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遊戲用筆記型電腦在市場上逐漸被廣泛接受說明了其實不少電競玩家、愛好者對於移動的需求,特別是在學生族群上,帶去社辦、其他交誼空間一起跟朋友同樂在筆者身活周遭不算少見。

遙想數年前,筆者參加 NV 舉辦的戰地風雲三電競比賽,當時國內電競熱並不強,但我們的團隊的領導人堅持我們帶著自己的裝備….

於是,FILCO的全尺寸鍵盤、 MX518、一副現在說起來應該沒人知道的 SIberia 耳麥,就這樣硬塞進了我的後揹包,重量本身不是太大的問題,問題在他們並沒有攜帶方案,而他們彼此之間也沒有想過有一天會被一口氣裝在同個包包裡,於是要小心不要刮花了鍵盤又要小心 Siberia 不要被折到, 然後還很怕 MX518孱弱的膠皮線會被折爛….,我還記得那天出發的時候覺得也沒什麼,就是包包不要放其他東西就好,結果回程時滿手大包小包的戰利品,背後一個包又捨不得放東西進去,至今想想當時為了這電競三大樣做到這樣,也是十足的熱血玩家呢。

這些年摸過的電競周邊也不算少,但在這中間,因我的工作需要,電腦平台由 Win 轉向 OSX 後,這期間大概只有買了一隻 ROG Gladius 80% Realforce 給自己作為偶爾打打FPS解解饞用吧!

直到這次要評測的主角們 ROG Strix Scope Deluxe / GO 2.4 / Impact II 的組合,才又想起了當時那個場景….

ROG Strix Scope TKL Deluxe

ROG Scope 打誕生那刻起,我就有特別注意到他,延續著「Claymore 」並命名為「 Scope 」就說明了他瞄準的是 FPS 玩家,這對筆者而言是滿驚喜的。這些年來市場上電競鍵盤不是滿滿的巨集就是各種銳利豐滿的設計,結果弄到後來我跟以前團隊老屁股們最愛用的….不是 Filco 就是 Ducky 這種長的平平無奇的鍵盤,沒別的原因:我們就圖一個手感! 特別是 80% 這件事在老屁股們都用過後就回不去了。

這次 Scope TKL Deluxe 使用了筆者後來最推崇的 80% 設計,這個設計除了佔用桌面空間小外,其實對於長時間握持滑鼠的遊戲玩家,來說雙臂張開的距離短了不少,而手離開滑鼠進入輸入區需要的移動距離也短,我不會說這會對遊戲帶來什麼優秀表現,但我會跟你說這樣絕對比較輕鬆,除非你是有習慣拿數字區作為快速巨集的用戶,不然你一定得試試看這中間的差異。

Scope 針對了 FPS 作出的最主要設計有一個特別有感的:放大2.25倍的左 Ctrl  Xccurate Ctrl 」並相對應縮小了 Win 鍵的面積,這個看似沒什麼的設計,在第一次知道時我的反應卻是:「喔天!這個設計怎麼不早個十年? 我就不要需要特地把 Win 鍵拔掉了!」,在一些 Ctrl 為蹲下 X 為趴的遊戲中,除了蹲下外,蹲趴轉換時誤觸 Win 鍵導致的關鍵失誤並不少見,特別是黑軸

在腳墊的部分 Scope TKL Deluxe 使用了兩種材質的設計,對於不同場景的桌面都有著不錯的止滑性,也算是 ROG 近期電競鍵盤的另類特色

針對鍵軸. Scope TKL Deluxe 採用 Cherry MX RGB 軸,雖然是 RGB ,但其實發光本身不在鍵軸上,反而利用透明軸體帶來導光效果,使得光源更為平均、柔和。另,這款鍵盤有紅、青、茶三種軸可以選,這次開箱的是紅軸。

針對長鍵帽包含了 Xccurate Ctrl 在內, ROG Scope TKL Deluxe 採用了平衡桿的設計,雖然是一個較為廉價的結構,但除了空白鍵的鐵絲聲有點明顯外,我個人一直都不是太反對這種能節約成本的做法(如果沒打算換鍵帽的話)。

Scope TKL Deluxe 的名稱去解讀,可以知道 TKL = Ten Key Less 這算是比較意象的形容,但簡單的意義就是80% 的設計,Deluxe 則是代表附贈了手托。

其實以前作為遊戲玩家時,我是滿討厭手托的,感覺很多按鍵位置都要重新適應。但在打這篇文的當下,我的雙手正靠在這個手托上。

這款手托配有相當厚度的記憶泡綿,使得這個手托具有一定的支撐性,同時也能讓人在長時間打字時比較願意把肩膀沉下來,讓手掌底部倚靠在手托上,而不用淺意識下擔心打字久了手掌感到不適。

ROG Strix Scope TKL Deluxe 的線材採用可拆卸式織布材質的 USB-A to USB-C ,官方文件也表明這條線也可以對行動裝置進行充電,兩端都採用鍍金材質並且線身軟硬度適中是滿好收捲起來的。當然,鍵盤本體使用 USB-C 的另類好處就是若帶鍵盤出門忘記帶到線也當然不用太擔心啦!

至於說到攜帶方案, ROG Strix Scope TKL Deluxe 本身為 80% 鍵盤並不需要太煩惱塞包包的問題,但若你跟筆者一樣擔心鍵盤刮傷甚至因為這種無框設計導致鍵帽受傷,其實你在第一次打開這個鍵盤時,這個鍵盤是放在一個簡易布包內的,那個就足夠好用讓你帶著走了! 手托就看你要帶著還是放在家裡囉。

ROG Strix GO 2.4

耳機這個部分就是筆者測(把)試(玩)最久的部分了,除了標榜超輕的重量外,官方數據寫著 3.5mm 的頻率為 10 – 40000 Hz 而走 RF 2.4 GHz 的頻段為 20 – 20000 Hz ,但,筆者測試了數個平台與換了幾條耳機線,再不極端的音樂中始終覺得走 2.4G 的好聽非常非常多。

一直到問了業內的幾位大神朋友, ROG 應該是特別針對無線的部分進行了額外的調控,而有線模式則維持了正常的發揮。

GO 2.4 附贈了一個耳機包,其收納後長度約莫在22公分上下,厚度約五公分,若是丟在後揹包負擔並不大,而且可以同時收納懸臂式麥克風、 2.4G 發訊器、 USB-A USB-C  轉接頭、 3.5 訊號線、  USB-A to USB-C 充電線,當然你也可以把 Scope TKL Deluxe 的線也收在這,然後包包背後也有空間可以放入一張悠遊卡之類的,基本上出門就不用擔心落東落西或是不知道收哪好了。

在外型上,別於這篇文章提到的另外兩位, GO 2.4 是走比較低調的細節路線,類膚膠皮材質外加凹陷的 ROG / 敗家之眼 圖樣,在室內場景配戴不太容易辨識是什麼品牌,但仔細一看又可以發現凹陷的設計是採左右漸出的設計配上低調細膩的呼應Logo ROG 字樣側小標為敗家之眼,敗家之眼側的小標為ROG字樣)

操作介面都集中在左耳部分,包含了音量控制(按下為麥克風開關)、曲目控制鈕、開關(關閉為有線模式即被動式),以及一個懸臂麥克風安裝孔,而右耳則間單的只有一個 USB-C 充電孔。

麥克風的部分, GO 2.4 Ghz 其實也內建了麥克風,但收音位置就在懸臂麥克風安裝孔的旁邊,收音效果自然不會比懸臂麥克風來得好,但若應急之用到也是「還好還多內建了一個」的優點。經測試麥克風效果還是屬於一般耳麥的等級,但 2.4G 模式下會開啟 AI降噪麥克風 的功能.這時候收音會相對「安靜」很多,因為他會智能性的排除掉像是鍵盤敲擊聲、環境雜音這些,所以對於你的隊友來說,你會是一個好隊友!

2.4 發訊器的設計也是看得出 ROG Team 的巧思,採用L型的設計在針對一些手機(雖然筆者想到的是 Samsung Note 的筆….,但筆者的 Note9 不但正插不會擋到,還很帥!)、主機、筆記型電腦這些常常有一堆裝置搶空間的環境,利用 Type C 的特色不論正插或是反插都可以橋到一個滿意的空間。而 USB-A USB-C 的接收器則較為一般,沒有ROG字樣,筆者實測可以使用其他方的轉換器代用。

佩戴性上,頭頂支架是金屬彈性結構,可以以非常輕的力道拉伸至幾乎水平的程度,而下半截則是可以拉伸三公分長的硬塑料結構,配上非常輕的重量與很低的夾頭感相信足以令大多數玩家滿意。在耳罩的部分比較有趣一些, ROG Strix GO 2.4 選用了皮革材質外層與非常軟的內層材質,筆者個人是覺得耳罩支撐度不夠,但當我一些朋友表示感覺到耳朵被夾到了,測量後發現,耳杯的高度為 6.3 公分寬為 3.7 公分,筆者剛好是在這個範圍多一點點,所以並沒有太多感覺,但筆者一些朋友耳朵整體寬度較寬一些就會剛好被壓到,但還好耳罩材質不硬,以至於還在能接受的範圍,這點會是這個耳機很重要的選購建議了。

聽感上,3.5mm 的部分聽起來較為平淡,整體並不搶眼,甚至還有點失望。 所以我在沒多久就認定這耳機仍是以 RF 2.4G 為主 3.5mm 只作為沒電時的應急方案,那麼認真來談談無線模式下的聽感?

測試這耳機的期間我正在瘋狂的玩 Nier:Automata 》這款在劇情、音樂上都非常出格的作品,其中他的音樂另人為之著迷,撇除未來有機會想寫的動態音樂外,其製作團隊非常強大的音樂 Mastering 使得整個音樂細節以及錄音時的空間保留度,都很能感受一款耳機的位置在哪。

 

這段在有玩的玩家腦海中應該還是印象深刻吧? 簡單的說這一段玩家進入了一個區域,這段區域會因為你走進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階段的音樂(都是同一首歌,只是人聲有無、伴奏差異),這段筆者是筆者第一次體驗到動態音樂的魅力,同時也在打第二次時,隨著鼓聲的加入明顯感受到了 GO 2.4 對於中低頻的處理是「刻意」的,這對於 RPG 類或是劇情向玩家來說應該是非常棒的體驗,你會明顯感覺比較「燃」比較有一種隨著音樂而有動力前進或是掉落的情緒氛圍,從「薩爾達」到「現代戰爭」這些音樂都少不了這些成分。

但同樣的,缺點也較為明顯。若你是一個鐵血的 FPS 玩家,相信對於腳步聲的表達方式感受會更明顯,而這點 GO 2.4 不論是有線還是無線都是很平庸的表現型,這或許最大的原因仍是玩家喜好的取捨吧? 畢竟 Siberia 當時就不是一個可以拿來打遊戲又可以享受音樂的耳機了。

ROG Strix Impact II

相對於前面兩樣商品,這個就簡單許多! 千元售價是一大亮點,去蕪存菁的設計不忘保留 RGB 的加持。

說起 ROG 的滑鼠,筆者一定要提到關鍵元年產品《 Gladius 》,正是這一款產品讓 ROG 的電競周邊走起了全新的路線,而其中免焊接就可以更換微動開關更是官方鼓勵的一大特色,而在之後還推出了兩款滑鼠,其中帶有較濃厚 Gladius 味道的 SICA 就是一個緊緻型滑鼠,但拿掉了免焊接更換微動的功能實屬可惜,而後 SICA 進化成了 Impact 整體進化幅度不大,然而一直到了 Impact II ….,這次除了造型變了,連免焊接微動更換功能都跑出來了!

Impact II 外觀平平無奇是錯的,他的外殼不用常人詬病的漆皮材質,也沒用明顯的烤漆磨砂表面,他用的是一個類似於 GO 2.4 那種低調的細節作法。  在大部分的狀況下看到這支滑鼠,你會覺得就只是黑色的緊緻型滑鼠,但在仔細看看會發現他是半透霧黑類磨砂的外殼處理,左右兩側則是帶花紋的硬質塑料。

握持感上, Impact II 與其前輩 SICA 極為接近,但較為高聳的鼠身與屁股,整體掌握感比較豐滿,同時也留有自 Gladius 開始那種合理的、挺直的鼠鍵位置,對於習慣大滑鼠的玩家不會覺得太小難以駕馭,特別對三指用戶而言這可能會是設計最合理的緊緻型滑鼠了。

再來就是 Impact II 的另一個特色,免焊接拆換微動開關! 相信還是很多玩家對於這個功能感到卻步,儘管現在換微動開關已經不是什麼密不可宣的技術,但畢竟「拆開會不會不小心就弄壞了啊」這種心態還是難以抹滅的。

But 從拆解那一刻, Impact II 就是滿滿的「鼓勵」,以下我們就簡單的演示一次吧!

把滑鼠翻過來,會看到有四個奇異的塞子,這裡我們用 Wiha PicoFinish 260P 1.5×40 精密一字挑開,你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挑開,但小一字從邊邊卡進去往內挑會比較輕鬆一些

從屁股的縫隙用指甲稍微撥一下,整塊背蓋外加按鍵會隨之分離,期間完全沒有會讓人感到提心吊膽的卡榫結構。

接著就可以直接垂直拆下微動開關了。 可以看到原廠搭配的是 Omron  D2FC-F-K 的中國軸,這顆是比較常見的微動開關,獨特的按壓顆粒感其實也是許多滑鼠的標配,扣除壽命問題(壽命到了就會開始連點),其實整體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微動開關。 

如果玩家還想要嚐鮮,時間市場上還有  Zippy 這個廠牌的微動,如果堅持要 Omron 的話,D2F-01 這款也算是玩家常常說的「日製歐姆龍」,偏軟的按壓手感以及非常短的觸發時間,除了壽命還滿不錯的之外,也是許多 FPS 玩家的改裝首選,想當時到底有多少 Razer 最後都換上了這款

寫至此,其實 Impact II 的「特色」再來就是 Aura RGB 的支援了,這個其實對筆者而言是可有可無,我也不花太多筆墨在此。 Impact II 其實會在這次的選項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他非常輕量、短巧的鼠體,卻也不會因此造成手感上的流失,是為攜帶組合最好的滑鼠選項是主因。

ROG Armoury II

其實我大可不必去提及 Armoury II 這套行之有年而且評價一直不差的驅動軟體了。 但這套軟體有一項非常棒的功能就是他可以快速的整合所有同品牌的驅動(雖然現在幾乎每一家都走這個路線了),滑鼠的巨集、DPI 以及三個設定檔的切換,耳機有電量模式、麥克風輸入等等,鍵盤的部分也是極為豐富,但主要還是可以快速讀取設定檔這件事 ,讓這個組合更值得玩家作為套組攜帶選項,一個驅動(還可以存在隨身碟丟在 GO 2.4 的包包裡)幾個裝置連結起來,讀取設定檔,基本上你熟悉的組合就會快速的登入另一套裝置上囉!

關於攜帶與心得

其實寫在這,我思考了一陣子對於多少玩家去喜歡一套「有攜帶性」的電競周邊有多少意義? 對於筆者而言,攜帶是曾經流連於網咖店內賽、外地團賽這些必須得面對的事, Lan 這個東西好像已經不是那麼在意了,筆者也對電子競技逐漸不熟起來。

但在當時的我們,無法把「功能完整」跟「攜帶性」進行相對等的想像,越是強大的滑鼠越會搞出一個大套組( Razer Mamba 表示:),耳機也是、鍵盤也不例外,甚至一排滿滿用不到的巨集鍵(對 FPS 玩家而言)是一大特色,所以當我將 ROG Strix Scope TKL Deluxe / GO 2.4 / Impact II 湊在一起時,我很快地想到了當時既開心又痛苦的回家過程

他們分開其實各有千秋, Scope TKL Deluxe 不用說,整體對得起他的價格以及性能,非常聰明且體貼的設計細節; GO 2.4 雖然顏值不高,但其重量以及攜帶周邊,我可以很主觀的忽略他可能不是硬漢 FPS 耳機,更多可能是一個享受生活以及各種遊戲樂趣的耳機。 Impact II ,中規中矩,我還是喜歡初代 Gladius ,但緊緻型滑鼠如 SICA 當年給我的遺憾感,在 Impact II 身上有了一個很好的補完,不夠好但看看價格,夫復何求?

而當他們湊在一起,在這個當下我一個簡單後揹包(Mono Flyby)是可以一次帶好這三樣產品外加一台 15.6 吋的電競筆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