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reme PRO with USB4 如其名採用 USB4(40Gbps)傳輸介面設計,存取速度最高達讀取 3,800MB/s、寫入 3,700MB/s。
由 SanDisk 開創的 Extreme Pro 和 Extreme 系列產品,包含記憶卡、行動固態硬碟與隨身碟等,都是迎合專業攝影與商務工作者等族群需求設計,除了性能高也以堅固耐用、可靠性作為訴求。
Sandisk 年初新聞發布提到 Extreme PRO with USB4 行動固態硬碟,預計 2025 下半年正式在台灣上市,近期零售通路已經陸續上架銷售,市場參考價格分別約為 2TB 8,888 元、4TB 13,888 元。
Extreme PRO with USB4 標示存取速度最高達讀取 3,800MB/s、寫入 3,700MB/s,產品提供 5 年有限保固服務,適用於 Windows 10+、macOS 14+、Xbox Series X|S、PS5 等系統 / 裝置。
以往 Extreme PRO 同時作為系列與產品名稱,但 Sandisk 這次選擇後綴 with USB4,產品完整型號為 SDSSDE82–xT00,其中 E82 類似開發代號或說型號簡碼,而 xT 數字是代表容量。
儘管 Extreme PRO with USB4 命名不同於以往,然而部分零售通路,可能還是會依慣例標示為 Extreme PRO 行動固態硬碟,後面再冠上 E82 作為區隔,選購時可以稍微留意這點。
Extreme PRO with USB4 設計配置
Extreme PRO with USB4 沿用以往的視覺設計,組成結構包含鍛造鋁合金基座、ABS 質材上蓋和矽膠等,包含 USB Type-C 連接埠也採用防潑水料件,因而整體具備 IP65 防塵防水、可承受 2 公尺高度摔落。
另外像扣環、一圈橘色點綴都讓它擁有高識別度,不過以往的 Extreme PRO 行動固態硬碟算是輕巧,然而 Extreme PRO with USB4 尺寸達 139.95 x 68.58 x 11.94mm、重約 170g,和 5.x 吋螢幕手機差不多大小。
Extreme PRO 行動固態硬碟截至目前為止,都是以自家固態硬碟模組搭配 USB 橋接器 / 裝置端晶片構成,隨著傳輸介面規格與存取速度不斷推升,Sandisk 注意到運作發熱量難以忽視,因而加大產品尺寸來因應。
Extreme PRO 行動固態硬碟概要規格
E82:USB4(40Gbps)、139.95 x 68.58 x 11.94mm、172.0g
E81:USB 3.2 Gen 2×2、110.26 x 57.34 x 10.22mm、77.5g
E80:USB 3.2 Gen 2、110.26 x 57.34 x 10.22mm、93g
COMPUTEX 2025 展覽期間,我們曾在 ASMedia 攤位目睹 Extreme PRO with USB4,就雙方過往合作經歷來看,合理推測 USB4 裝置端晶片來自 ASMedia,是常見用於外接盒產品的 ASM2464PD。
固態硬碟模組雖然未知,但 Sandisk 有能力變出合適的 PCIe 4.0 x4 NVMe 產品來搭配,依據其定位和工具軟體判讀資訊(未必準確)來看,理應當是用 3D TLC NAND 搭配 DRAM 的性能導向模組。
那麼現在有哪些個人電腦平台原生支援 USB4 介面呢?桌機(主機板)基本上是 AMD 獨秀,Ryzen 9000 / 8000 / 7000 系列處理器適用的 X870E / 870 晶片組,綁定 ASMedia 所推出 USB4 主控制器 ASM4242。
筆電像 AMD 自 Ryzen 6000 系列行動處理器暨平台開始,逐漸加入並且開放 USB4 控制器功能(早期機種未必開放),另外近期像 Qualcomm 的 Snapdragon X 平台也有支援,可參考機型如 Microsoft Surface。
當然了,USB4 介面的核心傳輸架構源自 Thunderbolt 3,因此內建 Thunderbolt 5 / 4 / 3 介面的設備也能相容,然而 Thunderbolt 晶片版本眾多,與 USB4 裝置搭配的兩三事就不贅述了。
延伸閱讀:USB4 vs. Thunderbolt:傳輸速度比一比,誰更快、小資也能負擔
Extreme PRO with USB4 附加軟體
附加軟體 SanDisk Memory Zone,在類似檔案管理員的介面內,可進行檔案傳輸、加密、系統備份,儘管初次發行版本在今年第一季,但功能性與操作介面似曾相識,感覺是從早期軟體修改調整而來。
我們認為 Windows 11 專業或以上版本,系統內建 BitLocker 磁碟機加密搭配備份與還原功能,除了也可以達成相同功能性,操作使用也更加直覺且快速,這部分就留給用戶自行摸索與評估適用性了。
Extreme PRO with USB4 實測體驗
Extreme PRO with USB4 出廠預設採用 exFAT 檔案系統格式化,以達成跨平台相容性,基於測試需求考量我們改用 NTFS 格式。我們也將測試項目與呈現做了點調整,因此得重新累積測試數據,所以就不加入存檔數據當參考比較組。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9-12900K
- 主機板:ROG Strix Z790-E Gaming WiFi II
- 電源供應器:ASUS ROG Thor II 1000W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1 Pro 64bit 24H2
- USB4 Host:ASMedia ASM4242 擴充介面卡
在最能夠展現速度的 CrystalDiskMark,測得最大值為讀取 3,716.93MB/s、寫入 3,719MB/s,而 ATTO Disk Benchmark 各佇列深度表現,落在讀取 3,240MB/s~3,430MB/s、寫入 2,940 MB/s~3,030MB/s 範圍,至於 ezIOmeter 測得讀取 3,554.76MB/s、寫入 3,508.64MB/s,基本上可以視為性能達標。
Sandisk 並未提及 4K 隨機存取性能,行動固態硬碟普遍較少強調這點,CrystalDiskMark 實測最高讀取 265369.14IOPS、寫入 260911.62IOPS,ezIOmeter 表現是相近的讀取 251864.86IOPS、寫入 242793.33IOPS,而 ATTO Disk Benchmark 在 QD 16 條件達到讀取 106.55K IOPS、寫入 123.69K IOPS。
4K 是藏在細節裡的魔鬼,不同控制器設計方案差異,會在進階測試 PCMark 與 3DMark 等處浮現。PCMark 10 快速系統碟模擬測試,獲得 2,742 分評價、332.73MB/s 頻寬,而資料碟模式為 3,685 分評價、頻寬 556.99MB/s。我們和存檔數據相較,這表現相較於單一控制器方案製品,高出 2.x~3.x 倍不等幅度。
檔案傳輸試驗分為兩種類型,100GB 單一大檔測平均速度為讀取 3,710MB/s、寫入 3,184MB/s,至於 37,218 個總和約等 25GB 的零散檔案,傳輸表現是讀取 2,739MB/s、寫入 2,266MB/s。在真實使用情境,目標磁碟的性能得比它好才不會拖慢速度,這點應該無須多說。
最後對 Extreme PRO with USB4 進行連續寫入以評估溫度,期間環境室溫大約 29℃,試驗起始 46℃ 接近尾聲來到 68℃。超過 60℃ 是什麼概念呢?和 PCIe 5.0 NVMe 模組的發熱量相近(包含散熱處理的前提下),無可否認 Extreme PRO with USB4 外殼有些燙手,如此也能理解 Sandisk 為何要放大機身尺寸。
因為除了固態硬碟這個熱源,所搭載 USB4 裝置端晶片 ASM2464PD,並非是透過先進半導體製程投產,兩者運作產生的熱量自然不容小覷。早先試驗 USB4 外接盒我們便感到頗為熱情,大家也能看到市場上不少這類型產品,除了厚實金屬外殼結構還內建風扇,藉以進一步提升解熱效率。
Extreme PRO with USB4 是款令人滿意的 USB4 行動固態硬碟產品,外觀視覺設計與質感良好,傳輸速度亦能達到設計解決方案應有表現。儘管個頭比以往大,這麼設計是為了顧及被動散熱性,要攜帶外出使用並不至於構成什麼麻煩。如果電腦已經支援 USB4,當有此般高速外接儲存需求時,Extreme PRO with USB4 是當下再好不過的採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