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介面固態硬碟外接盒相當容易取得,但 Thunderbolt 3 同樣能夠如此把玩。

先前曾介紹 USB 3.2 Gen 2 轉 PCIe NVMe 介面,諸如此類的固態硬碟 DIY 外接盒,近期連 USB 3.2 Gen 2×2 介面製品也醞釀要傾巢而出。不過一直以來有個熟面孔落單,那就是並未觸及 Thunderbolt 3 介面製品,借 Intel 提供樣品之便也來簡單聊聊、玩玩。

Intel 在 7 月初公布 Thunderbolt 4 介面,植基於 Thunderbolt 3 經過最佳化、加強功能性而來,同時增加支援 USB 3.2 Gen 2×2 這個新介面,也達成和 USB4 介面相容。由於本質傳輸速率仍為 40Gbps,相對意味既有的 Thunderbolt 3 周邊裝置,可以繼續服役使用好一段日子。

Thunderbolt 3 介面的普及率相較於以往,最近一年多以來算是加速提升中,因為 Intel 去年推出代號 Ice Lake 的第 10 代 Core 行動處理器,皆內建整合 Thunderbolt 3。而 Thunderbolt 4 延續此做法,整合進第 11 代 Core 行動處理器內(代號 Tiger Lake),首波筆電製品最快在本月底開始上市。

Intel 也規劃推出 8000 系列 Thunderbolt 4 控制器,供主機板、周邊裝置導入採用,產品有 JHL8540、JHL8340、JHL8440(裝置專用)等 3 款。在此之前,5 月登場的第 10 代 Core 桌上型處理器(代號 Comet Lake-S),主機板廠紛紛重新加入 Thunderbolt 3 子卡擴充機能,同樣有助於提升普及度。

對一般 Windows 系統使用者而言,Thunderbolt 3 /4 最大亮點無非是 40Gbps 傳輸速率,畢竟 USB-IF 陣營最新的 USB 3.2 Gen 2×2 介面也不過 20Gbps,大頻寬對外接應用是有相當吸引力。不過 Thunderbolt 3 有個缺憾,其資料用傳輸頻寬僅占 22Gbps(約 2665MB/s),得 Thunderbolt 4 才放寬至宣稱可達 3,000MB/s 速度。

即便有此限制,Thunderbolt 3 終究推出許多年了,相較於去年底、今年初開始投入市場的 USB 3.2 Gen 2×2,配備 Thunderbolt 3 介面的電腦數量是多出很多。真正普及阻礙沒有太大轉變,一般是歸咎於製造成本、測試認證、產品售價等方面,著實比製造 USB 產品來得麻煩、直接大幅度墊高了產品單價。

如同先前 USB 3.2 Gen 2 轉 PCIe NVMe 橋接器產品的出現,造福了外接固態硬碟應用、創造出 DIY 樂趣,Thunderbolt 3 自然也是有這樣的商品。市售 Thunderbolt 3 外接固態硬碟、固態硬碟外接盒,常見採用型號 JHL6340 控制器,一般標示最高存取速度約可達 2,700MB/s 之譜。

不過得留意,相對少數的產品是採用 JHL6240 控制器,其 PCIe 匯流排介面為 x2 規格,無論用於主控或裝置端都會形成傳輸性能瓶頸。PCIe 3.0 x2 理論頻寬約等 1,970MB/s,這意味 JHL6240 真實傳輸速度只會低於此數值,不過相對來說,製造成本與售價是能夠稍微壓低一些。

以台灣市場能購買到的 Thunderbolt 3 固態硬碟外接盒為例,採用 JHL6340 控制器的製品大約得 4,400 元起跳,即便理論傳輸速度高於 USB 3.2 Gen 2×2,這價位實在不親民、讓人卻步。而少數採用 JHL6240 的預估在 3,000 元出頭左右,性價比也許一時間難以斷定,但至少價格沒那麼嚇人。

當然了,就算是採用 JHL6240 控制器,那價格仍然會讓一般人退卻。畢竟已經相當普遍的 USB 3.2 Gen 2 製品,再怎麼貴也落在 1,500 元以內,存取速度能達到 1,000 MB/s 左右。更遑論也差不多將要出現的 USB 3.2 Gen 2×2 製品,就算價格翻倍但看在 2,000MB/s 傳輸速度份上,仍然具有相當吸引力。

Thunderbolt 產品還有個重要環節,那就是以通過官方測試認證為佳,符合條件或說能購買到的固態硬碟外接盒,數量已經比前些年來得多。通路品牌包含 Archgon、TEKQ、Tximista、Orico、OWC 等,即便未必能在台灣市場購得,透過 Amazon、淘寶等跨國網購途徑,並不難入手理想中的產品。

Intel 所提供 Thunderbolt 3 介面 PCIe NVMe 固態硬碟外接盒,正是採用 JHL6240 控制器,可以借此來窺探和 JHL6340 控制器、USB 3.2 Gen 2 之類介面製品的表現差異。如圖示,實際裝入 Crucial P5 固態硬碟模組(500GB),進行了以下簡單測試、體驗,已經足以看出差異。

像這樣採用 JHL6240 控制器的外接盒,廠商宣稱最佳速度是在 1,500MB/s 上下,而我們實測只有 1,300MB/s 左右,高於 USB 3.2 Gen 2(10Gbps)製品約 30%。沒能跑出廠商宣稱值是可以理解,過往測試外接盒常得到類似結果,畢竟這不像品牌外接固態硬碟,經過針對特定、單一固態硬碟模組最佳化調校。

即便真實檔案存取亦然如此,單一大檔(約 82.6GB)和影片(共 39 個檔案、總合約 30.8GB)讀取超過 1,300MB/s、寫入 750MB/s 起跳是低了不少,但都很合理比相對零散的 RAW(共 521 個檔案、總合約 15.3GB)快一些。這都並未達到廠商宣稱值,等日後有空閒再抽空試試,是否有哪些固態硬碟模組會比較契合。

FastCopy 檔案傳輸
檔案類型、存取(MB/s)讀取寫入
單一大檔1306754.8
RAW 檔1022662.9
影片檔案1305750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5-10600K
  • 主機板:ASUS ProArt Z490 Creator 10G
  • 記憶體:Klevv Cras X RGB DDR4-3466(8GB x 2 Kit)
  • 系統碟:Plextor M9PeGN 512GB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2004)

總和來說,對於固態硬碟外接盒這樣的應用而言,Thunderbolt 3 日常使用體驗是和 USB 產品相當,如果帶入價格來看不否認尷尬依舊。Intel 去年將 Thunderbolt 3 技術規範貢獻給予 USB Promoter Group,經 USB-IF 採納並確立命名為 USB4,期待在 Thunderbolt 4 和 USB4 聯手帶動下,能夠讓 Thunderbolt 相關裝置價格再降一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