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電腦平台已經有 32 核心處理器選項,數大便是美嗎?
AMD 與 Intel 兩雄相爭,正將處理器帶往更多核心大戰之路,然而實質意義卻值得思考。Intel 官方發布一則新聞訊息,由客戶運算事業群效能部門首席架構師 Guy Therien,發表了一些看法。Guy Therien 指出,Intel 處理器性能提升永無止境,然而新功能增加的變數、開發時間與成本、整體可用性、壽命等,是一個有趣的難題。
面對 AMD 再次開打核心數量戰,Guy Therien 表示區區 2 年前,個人電腦平台出現 10 核心處理器(Intel Core i7-6950X Extreme Edition),已經足以令人感到震撼。而後,AMD 在去年推出 Ryzen Threadripper 1950X 將戰線擴展至 16 核心,今年稍早前更由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率先跨入 32 核世代。這讓 Intel 也加緊堆砌核心數量,如去年底登場的 Core i9-7980XE 有著 18 核心,而 Computex 2018 更展出 28 核心產品來穩住市場聲望。
這麼多核心的處理器是否真有其效益,Guy Therien 看法卻是否定的,關鍵在於遊戲、辦公、內容創作、生產力等應用程式,普遍沒有針對超過 10 核心 / 線程的處理器最佳化。由於只在少數特定運算才能夠發揮,除了無法獲得預期中的效益,那麼多實體核心也意味會產生較多熱量。儘管產品設定能夠降低時脈來控制總熱量,但是這也會抑制在一些典型應用上的表現,相對來說就是會導致使用體驗打折扣。
因此 Intel 藉由 Intel TurboBoost Max Technology 3.0 技術功能,讓 Core X 系列處理器對於只需要 1 ~ 2 個核心的運算作業時,能夠自動挑選由性能最佳的核心來進行運算。這是因為並非所有核心可達時脈都相同,巧妙運用這個半導體製程上的自然變化,無論是簡單輕量運算或嚴苛的多線程應用需求,都能達成性能最佳化這目的。而Intel本身會持續進行技術突破,讓任何不同類型的應用軟體,都能發揮最佳性能、讓使用者體驗沒斷層。
不過對於想利用更多核心處理器,建構工作站來執行 3D 渲染之類應用的客戶,Intel 仍將盡可能滿足其性能與效率需求。因此會推出更多核心處理器,而且是藉由單一裸晶片來達成,並非將數個裸晶片合併封裝來獲得更多核心。Guy Therien 強調,這種做法可以有效降低延遲、工作負載與性能的變數影響,使用者並不需要留意是否有其性能罩門。而Intel將會持續為電腦領域提供最好的性能體驗,特別是讓工作負載與和應用程式,可以呈現真實一面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