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er Lake 將帶來不小的轉變,性能表現應該是很值得期待。
在 Intel Architecture Day 線上活動中,Intel 講述了新世代 x86 架構、Alder Lake、Xe HPG、資料中心產品等諸多內容,其中最吸引玩家的應該莫過於 Alder Lake。簡單一句話來講,相較於現行 Rocket Lake(核心架構 Cypress Cove)產品,Intel 宣稱 Alder Lake 性能提升可達 19% 之譜。
Alder Lake 是 Intel 首款異架構設計消費性處理器,官方以 Performance Hybrid 為名,大核心稱作 Performance-Core(核心架構代號 Golden Cove)、小核心則是 Efficient-Core(核心架構代號 Gracemont)。兩者之間透過連帶誕生的 Thread Director 技術連結,它同時具有識別工作負載類型 / 需求這作用,讓作業系統可以妥善安排運用各個核心、發揮出應有性能與效率。
Intel 表示開發之初就立下單一架構、模組化設計,可同時應用於桌上型與行動產品線這目標,有別於以往個別開發設計。Alder Lake 植基於 Intel 7 半導體製程,標準 TDP 自 9W 到 125W 不等,要如此單一架構設計是具有挑戰性。所以也連帶開發了新的電源管理方案,標榜可以依據軟體、平台設置等條件,來最佳化各個核心的每瓦性能表現。
Alder Lake 產品線依照性能等級分成三大類,桌上型產品的轉變稍多(特別是封裝成品形狀),因而改採用 LGA 1700 腳位,需要搭配新的晶片組、換新主機板。而行動平台劃分成兩種性能等級,性能導向的行動版採 BGA Type3 腳位,至於超低功耗行動版是 BGA Type4 HDI。
其架構拓樸大致上看來,桌上型產品最多具有 8 個 P-Core(Performance Core),一般行動版最多 6 個 P-Core、超低功耗行動版最多 2 個 P-Core,至於 E-Core(Efficient Core)統一都有 8 個,Intel 指出所有核心支援的動態頻率範圍廣泛。由於每個 P-Core 等於 2 個 Threads,所以總和寫法如 16C / 24T,並不難以理解。
內部架構中 E-Core 與共享的 L2 Cache 整合成一個群組,有利於多線程性能發揮,而最多達 30MB 的 L3 Cache 讓核心與 Xe Graphics 單元共享,這能夠提高應用效率。而記憶體控制器預設支援 DDR5-4800、DDR4-3200、LPDDR5-5200、LPDDR4x-4266 等類型記憶體 / 時脈,此外延續現行代號 Tiger Lake 產品配置,都內建 Xe 架構繪圖顯示單元。
另外一方面,Intel 也透過 Alder Lake 搶回頭香,引領率先支援 PCIe 5 介面。處理器端除了 16 條 PCIe 5.0,另外也有 PCIe 4.0 x4 通道供儲存裝置使用,整個平台可用的通道還包含最多 12 條 PCIe 4.0、最多 16 條 PCIe 3.0。為確保不會產生頻寬瓶頸,內部連結設計分成三大部分,Compute Fabric 頻寬最高 1000GB/s、I/O Fabric 最高 64GB/s、Memory Fabric 最高 204GB/s。
如同現行代號 Tiger Lake 行動處理器,Alder Lake 支援 Thunderbolt 4、Wi-Fi 6E 等豐富 I/O 機能性,強調能為桌機與筆電提供最佳使用體驗。不過基於模組化的彈性,實際功能配置還是有所區隔,尤其桌上型產品拿掉了 Thunderbolt 4、Xe Graphics 僅 32 個 EU,這會是比較有所感受的部分。
無論如何,Intel 預計自第 4 季起陸續推出 Alder Lake 系列產品,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