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許久的 Prime AP202 mATX 機殼終於在台開賣了。

距離 ASUS Prime AP201 推出至今,也過去 3 年,而今年我們則是見到其接續者,也就是 Prime AP202 的推出。

Prime AP202 與 Prime AP201 相同,是一款相容 ITX 或 mATX 主機板的機殼,但今天要介紹的 Prime AP202 屬於一個雙腔室設計機殼。

雖,它們都是 mATX 機殼,但 2 咖機殼在尺寸有著很大不同:

Prime AP201 – 350 x 205 x 460mm;
Prime AP202 – 441 x 236 x 460mm;

此外,9 公斤的 Prime AP202 也較 6.3 公斤(強化玻璃版本)的 Prime AP201 重不少。

強化玻璃是 Prime AP202 的一個特色,但不同的是曲面玻璃側板設計。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樣一大塊曲面強化玻璃在拆卸時,容易造成破裂,但其在設計上加入了拆卸導軌以及防落機制,可以大幅度避免使用者在拆卸玻璃時的意外。

另一個特色就是懸浮式進氣孔, 除了可以提升散熱效率外,其隱藏式 ARGB 燈條也大幅度提升了整咖機殼的燈效表現。

也因為這樣的懸浮式進氣孔設計,讓這咖機殼擁有 2 個腔室設計。

過去 Prime AP201 最長顯示卡只能達到 338mm,然而全新推出的 Prime AP202 則可以支援長度達 420mm 的顯示卡。

如果以旗艦的 GeForce RTX 5090 來看的話,要塞入到 Prime AP202 機殼,基本都不會碰到任何問題;GeForce RTX 5090 最長的是 360mm 的 GIGABYTE AORUS MASTER,至於 ASUS ROG Astral 長度則是 357.6mm。

除了長度以外,這咖機殼則是採用 4 擴充槽設計,可以毫無問題的面對任何一張 GeForce RTX 5090 顯示卡。

若使用 3 槽或以上的顯示卡,因空間問題,機殼主腔室下方就無法安裝任何風扇。

Prime AP202 出廠已經內建 3 顆 120mm ARGB 風扇,再加上機殼主腔室頂部還能安裝 3 顆 120mm 或 2 顆 140mm 風扇,使用者當然也可以在頂部安裝 360mm 一體式水冷。

頂部採用可以拆卸的防塵金屬網設計。

至於 I/O 部分可以見到 3.5mm 耳機 / 麥克風孔、2x USB-A 3.2 Gen1 + 1 x USB-C 3.2 Gen 2×2(20Gbps)。

可能有人會詢問為何機殼側邊的 2 顆風扇採正葉扇設計,其原因在於類似的配置會給予顯示卡較佳的散熱。或許,使用者有自己的考量,那當然可以自行更改風扇配置,但記得那個位置只能支援 120mm 風扇。

介紹完主腔室,跟著來看看電源供應器與硬碟架的第二腔室。

電源供應器長度最長可以支援到 200mm,但你不會想安裝 200mm 的電源供應器,因為這樣會讓電源供應器線材的收納空間變小。

至於硬碟架部分採不可移動設計,這主要跟整個機殼結構有關聯性;使用者可以安裝 2 顆 3.5 吋硬碟,或者是 2 顆 2.5 吋 SSD。

Prime AP202 有線材收納槽設計,讓使用者可以好好的將線材進行整理,當然也可以不整理,反正後面側板蓋起來之後,就眼不見為淨…

機殼底部,也就是在電源供應器位置部分也設有金屬網。

我們實際使用 ROG Crosshair X670E Gene 來裝機,以及使用 ROG Strix GeForce RTX 5070 Ti 以及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來實裝。

3.2 slot 的 ROG Strix GeForce RTX 5070 Ti 實際長度為 332mm。

3.8 slot 的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顯示卡實際長度為 357.6mm。

ROG Strix GeForce RTX 5070 Ti 下垂幅度還好,但安裝 3.8 slot 的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則明顯感受到下垂,因此需要使用到顯示卡支撐架來為它支撐,但因為空間關係,所欲需要特別找一下… 另外,就如前面提到,若是安裝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90 或者是 ROG Astral GeForce RTX 5080 顯示卡,那主腔室下方因空間不足,因此無法再安裝任何風扇。

記憶體部分使用 Corsair Dominator Titanium,並搭配上 ROG Crosshair X670E Gene 的 ROG Gen-Z.2。

最後,將黑色曲面玻璃裝上。

黑色曲面強化玻璃可以降低主機內的 ARGB 燈光效果,而曲面強化玻璃的黑色,也是特別挑選過,其目的就是不要讓 ARGB 燈效過於刺眼。

不支援 BTF,當然不是因為沒有 BTF 主機板的關係,而是與硬碟架固定般,屬於結構設計關係。

相較於 ASUS Prime AP201,新推出的 Prime AP202 整體更往 ARGB 燈光效果靠攏,這當然無所謂,畢竟這就是整個市場的趨勢。必須要說,在 ARGB 燈效強化的同時,Prime AP202 機殼本身的懸浮式進氣孔,強化了顯示卡部分的散熱,這設計在以海景房導向的市場中,實在讓人覺得有點欣慰。

簡單來說,這作法不單單只是海景房展示電腦零組件與 ARGB 燈效的大方向,而是在這樣的大方向下,強化了一些本該注意的部分。

電源供應器部分,我們使用 ROG Strix Aura 1000W,其長度為 180mm。雖然,機殼本身可以支援到 200mm 長度的電源供應器,但 180mm 部分我們覺得還有些許空間可以將較長的線材塞入到腔室內,但 200mm 的電源供應器,其空間可能會少很多,這會讓線材更難塞入。

ASUS Prime AP202 安裝相當簡單,不會有太大難度,同時 ASUS 也貼心地將 Power Button、Reset Button 等 Header 進行整合,使用者只要將 9 PIN Header 插到主機板上對應位置就可,不再像過去需要分別插入對應位置。

如果不喜歡黑色的 Prime AP202 的話,ASUS 還有白色供選擇。

綜合來說,作為 mATX 機殼的 ASUS Prime AP202 以其獨特的懸浮式進氣孔設計,和隱藏式 ARGB 燈光呈現效果,我們會給予它 Bronze 推薦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