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470 晶片組與 2 代 Ryzen 處理器正式解禁,一起來看看效能吧!

2016 年 Computex 公布 Zen 架構以後,AMD 在處理器部分的聲勢有著不一樣的翻轉。

Zen 處理器架構自公布以後,我們在 2017 年 3 月正式見到 14nm FinFET 製程的 Ryzen 系列處理器登場,效能方面沒有太大疑慮,而在相同價格下,以更多核心數讓 Intel 感到有點頭痛。爾後,我們見到 Intel 推出 6 核心處理器來因應 AMD 的核心數之戰。

進入到 2018 年 4 月,我們正式迎接 12nm FinFET 製程的 2 代 Ryzen 系列處理器。

2 代 Ryzen 處理器是基於 Zen+ 處理器架構,相較於 Zen 處理器架構,全新的 Zen+ 架構在 L3、L2、L1 Cache Latency 以及 Memory Latency 方面都有一定進步,就 AMD 給出的數據來說,在 Zen+ 架構在 L2 Cache Latency 部分較 Zen 架構提升 34%。

同時,也因為製程從 14nm 提升至 12nm,2 代 Ryzen 處理器的功耗以及表現都有所提升。

首先是功耗方面,以 AMD 給出的簡報來說,在相同時脈的情況下,12nm 製程的 2 代 Ryzen 處理器會較 1 代 Ryzen 處理器減少 11% 的功耗;至於相同 TDP 與功耗的情況下,2 代 Ryzen 處理器的表現會比 14nm 製程的 Ryzen 處理器高出 16%。

只是,Ryzen 7 2700X 的 TDP 提升至 105W,而同為 8C16T 的 Ryzen 7 1800X TDP 為 95W。

這次登場的 2 代 Ryzen 處理器共有 4 顆,分別是 8C16T 的 Ryzen 2 2700X、Ryzen 2 2700 與 6C12T 的 Ryzen 2 2600X 以及 Ryzen 2600。

Ryzen 7 2700X Ryzen 7 2700 Ryzen 5 2600X Ryzen 5 2600
Codename Pinnacle Ridge
Structure Zen+
Process Node GF 12nm LP
CPU Cores 8C16T(2 CCX:4 + 4) 6C12T(2 CCX:3 + 3)
CPU Max Boost Clock Up to 4.3GHz Up to 4.1GHz Up to 4.2GHz Up to 3.9GHz
CPU Base Clock 3.7GHz 3.2GHz 3.6GHz 3.4GHz
Smart Prefetch Cache 20MB 19MB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Y N Y N
Cooler Wraith Prism Wraith Spire(LED) Wraith Spire Wraith Stealth
整理與製表:BenchLife.info

 

至於後面還有沒有如 Ryzen 1800X 這樣的處理器,就目前的資訊來說,沒有。

2 代 Ryzen 處理器可以搭配 300 系列晶片主機板,但建議還是選擇 400 系列主機板在效能表現部分會更理想一些;然而,很多時候需要考慮到口袋是否有充足的預算。

AMD X470 晶片組與 X370 晶片組基本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其中的差異在於 X470 晶片支援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與 Store MI。

在這次 2 代 Ryzen 與 X470 晶片主機板系列測試中,最先登場的是 ASUS ROG 的 Crosshair VII Hero(WiFi)。

Hero 在整個 ROG 系列主機板中,如果與 Formula 或是 Extreme 相比之下,這張主機板應該是與 Apex 一樣低調的產品。X470 晶片組的 ASUS ROG Crosshair VII Hero(WiFi)支援 2 代 Ryzen 處理器、1 代 Ryzen 處理器、Ryzen with Radeon Vega Graphics APU、7 代 A 系列 APU 以及 Athlon X4 處理器等… 轉頭看看 Intel Z370 晶片,AMD 這個 X470 晶片組看起來就相當超值。

必須要說,基本上 ROG Crosshair VII Hero(WiFi)與 ROG Crosshair VI Hero 基本上沒有太大不同。第一眼見到的差異可能是在 CPU 供電模組的散熱片,跟著就是 ROG Crosshair VII Hero(WiFi)的預先安裝 I/O 擋板,但仔細看還是能發現差異之處。

AM4 插槽已經是 AMD 的招牌,而且它會一直用到 2020 年;另一邊的 Ryzen Threadripper 則是使用 Socket TR4。

記憶體部分是 2 代 Ryzen 處理器的另一個特色,因為特定記憶體顆粒在超頻的條件下,達成 DDR4 3466MHz 並不會有太大問題。雖然,與 Intel 還有一段距離在,但這樣的距離在 Intel 沒有端出新產品的情況下,慢慢地被拉近(也許吧)。

前置 USB 3.1 繼續維持(PCH 提供),但是在 SATA 6.0Gbps 連接埠,Crosshair VII Hero(WiFi)提供 6 個連接埠,較 Crosshair VI Hero 少 2 個。

也許因為少 2 個 SATA 6.0Gbps 連接埠的關係,所以在 M.2 部分增加至 2 個,其中 M.2_2 提供散熱片,而 M.2_1 沒有。配置部分也有所差異,其中 M.2_1 支援到 22110 的 M.2 產品,M.2_2 最高只支援到 2280。

另一方面,M.2_1 是 PCIe Gen3 x4 與 SATA 模式共用(僅 7 代 A 系列與 Athlon 處理器使用);M.2_2 僅支援 PCIe Gen3 x4。

PCIe 插槽部分,沒有太大不同。

Crosshair VII Hero 提供 3 個 PCIe x1 與 2 個 PCIe Gen3 x16 插槽(第二根為 PCIe Gen3 x8,並與 M.2_2 共享頻寬),至於最後一個沒有 SafeSlot Core 設計的 PCIe x16 插槽則是 Gen2 x4。SafeSlot 是指有鐵殼的 PCIe 插槽,而 SafeSlot Core 是沒有鐵殼,但有 T 字固定設計的 PCIe 插槽。

使用 2 代 Ryzen 與 1 代 Ryzen 處理器都支援 2-Way SLI 與 3-Way CrossFireX。

音效部分使用的是 Realtek S1220 Codec,並搭配 ESS ES9023P HD DAC 以及 Nichicon 音效級電容。

前面有提到 ROG Crosshair VII Hero 已經預先安裝好 I/O 擋板,這是之前 ROG Rampage VI Extreme 開始的功能,然後陸續下放至更多機種使用。

X470 晶片組的 ROG Crosshair VII Hero(WiFi)擁有使用 Realtek 晶片(也許該思考改用其他家的無線網路晶片)的 802.11ac 無線網路以及 PS2 接頭外,其他基本與 X370 晶片的 ROG Crosshair VI Hero 相同。

ASUS ROG Crosshair VII Hero(WiFi)這次供電配置相當奢華,在 VCore 與 SOC 部分分別是 10 相 + 2 相設計。同時還加入了 32MB SPI ROM(目前大部分都是 16MB)、OPAMP 的區分、額外的時脈產生器晶片(Clock Generator)以及可以確保電腦驅動程式處在最新情況的 ASUS Grid 應用。

如果說它與 X370 ROG Crosshair VI Hero 沒有多大差異,單就第一眼印象或許沒錯,但實際把玩之後,不難發現 X470 晶片組的 ROG Crosshair VII Hero(WiFi)其實埋了不少梗在內。

第一張 X470 晶片主機板與 Ryzen 7 2700X 和 Ryzen 5 2600X 的測試到這裡告一個段落,綜合效能我們就不先下,接下來我們還有 ASRock X470 Taichi Ultimate、Gigabyte Aorus X470 Gaming 7 WiFi 與 MSI X470 Gaming M7 等板子的介紹與測試後,我們再一併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