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桌上型電腦用的第 8 代 Core 處理器正式解禁啦。
就在 8 月 21 日,Intel 正式推出首波第 8 代 Core 處理器,代號 Coffee Lake-U 屬型行動平台產品,目前已經有部分筆電上市銷售。而此刻解禁推出代號 Coffee Lake-S 產品,是桌上型處理器與相對應晶片組 Z370 ,實體產品自明日起陸續可以在零售通路購買到。由於目前只有高階定位的 Z370 晶片組,得等到明年其他 300 系列晶片組推出,才會有價格相對親民的主機板可以選擇,因此 Coffee Lake-S 行銷會暫時鎖定在預算較為充裕的中高階玩家市場。
在 2017 年,Intel 產品線布局有著不小的變動,除了將 HEDT(High-End Desktop)產品線更名為 Core X 家族,還一口氣擴增為 Core i9 Extreme / i9 / i7 / i5 等系列(以往只有 Core i7)。其中更出現兩種架構設計分歧,正宗 HEDT 系列產品代號為 Skylake-X,至於新冒出頭的 Kaby Lake-X 本質上和 Kaby Lake-S 相同,戰略考量因素或許遠高於實質效益。無論如何,Coffee Lake-S 世代 Core i7 / i5 / i3 仍然肩負重要的主流性能市場,入門市場維持由 Pentium 與 Celeron 負責,如此完整覆蓋與滿足各定位市場需求。
現行 Core 架構處理器暨平台,是 Intel 扭轉劣勢局面重要的一戰,進入代號 Sandy Bridge 第二代產品之後,處理器核心配置、晶片組等規格分級,一直延用至第七代的 Kaby Lake。過去幾年以來,桌上型 Core i7 為 4 核心 / 8 執行緒、Core i5 為 4 核心 / 4 執行緒、Core i3 為 2 核心 / 4 執行緒,這樣的分級制度大家都再熟悉不過,到了 Coffee Lake-S 會毅然增加 2 個實體核心,和 AMD 今年絕地大反攻的 Ryzen 脫不了關係。
AMD 的 Ryzen 7 / 5 / 3 系列處理器,基本上是和 Intel 主流性能等級 Core i7 / i5 / i3 相對應、競爭,實體核心數量有 8、6、4 等組合,硬是比同級 Core i7 / i5 / i3 多出 2~4 個不等數量。實體核心數量多,意味多工運算性能表現會比較好,才有餘力同時執行更多作業,例如玩遊戲一邊進行線上轉播時,同世代 6 核心處理器的使用體驗是會優於 4 核心產品。因此 Intel 進入今年度,也相當強調多核心處理器在電競 / 遊戲、商業超高畫質影音內容製作、極限超頻等,這 3 大面向應用的效益。
歷經七代的演進,第 8 代 Core 處理器相較於以往增加 2 個核心,首度進入 6 核心、12 執行緒世代。價格策略並未隨之水漲船高,大抵而言是和被取代產品相當,例如 Core i7-8700K 與 Core i7-7700K 官方參考價格都在 350 美元上下。Coffee Lake-S 採用最佳化 14nm 製程生產(又寫作 14nm++,Kaby Lake-S 為 14nm+),因應實體核心數量增加 2 個,L3 Smart Cache 配置容量相對應擴增。配置與分級規則和以往一致,Core i7 各個核心均分下來基礎容量有 2MB,Core i5/i3 依舊為 1.5MB,其中 Core i3 不鎖倍頻 K 版是 2MB。
儘管實體核心增加 2 個,TDP(Thermal Design Power,散熱設計功耗)也沒有普遍大幅度墊高, 不鎖倍頻 Core i7 / i5 由前一代 91W 稍微拉高到 95W,其餘一般版本依然是 65W。增加較多的在於 Core i3 部分,不鎖倍頻 K 版從前代 60W 躍增至 91W,其餘版本由 51W 提高到 65W 也算稍多,由於 2 核心變 4 核心是倍增所以算合理。而在記憶體控制器部分,除了 Core i3 和前一代同為 DDR4-2400 時脈規格 ,Core i7 / i5 原生支援時脈都提升到 DDR4-2666,目前在台灣市場已經能購買到 Kingston、Crucial 等品牌的原生模組。
值得留意的還有基礎與 Turbo Boost Technology 2.0 時脈,基礎是指所有核心一起運算作業的時脈,這和多工運算性能成正比。至於 Turbo Boost Technology 動態超頻,標示值一般是指單個核心進行運算的狀態,將反應單工面向的性能表現。這兩種時脈設定策略,與耗電量、溫度等變數息息相關,因此廠商普遍會經過取捨找到平衡點。
簡單比較已知與被替代產品,Core i7 基礎時脈至多調降 0.5GHz,動態超頻部分最多提高 0.4GHz,而 Core i5 基礎時脈只小降 0.2GHz,但動態超頻最大調升幅度有 0.50GHz。Core i3 依然不支援動態超頻,此外還拿掉了 HT(Hyper-Threading,超執行緒技術)功能,基礎時脈最多調降了 0.3GHz,由於核心數量倍增因此是合理的策略。儘管 AMD 與 Intel 產品核心設計架構不同,但雙方今年在此之前的戰果算是勢均力敵,隨著 Intel 縮減了與 Ryzen 之間的核心數量落差,雙方性能表現優劣可謂好戲在後頭。
Z370 代號 Kaby Lake-Refresh PCH 是目前唯一的晶片組選擇,說穿了屬於 Z270 兄弟產品,能夠支援 Coffee Laks-S 處理器的版本,因而代號以 Kaby Lake-Refresh PCH 命名之。其餘包含 Q370、H370、B360、H310、Q360、Z390 等,才是代號 Cannon Lake PCH 的新一代晶片組,Intel 打算整合新附加功能項目,藉以拉開和 Kaby Lake PCH 之間的差異,預定在 2018 年第一季才會陸續推出。Intel 免不了也將 Optane Memory 應用囊括在新平台內,預算有限卻需要數 TB 容量儲存空間的使用者,可以考慮這個使用體驗與建置成本折衷方案。
那麼 Coffee Lake-S 與 Z370 還有什麼新意呢?Intel 簡報上並未加以著墨內顯部分,從有限的資料來看是承繼 Kaby Lake-S 設計,Core i7 / i5 / i3 所配備版本皆為 Intel UHD Graphics 630。Intel UHD Graphics 630 和 Intel HD Graphics 630 之間的關鍵差異,片面看來就只有新增支援 OpenGL 4.5,其餘充其量是動態超頻時脈調整而已。
至於新舊平台產品相容性部分,儘管 Coffee Lake-S 處理器腳位也叫作 LGA 1151,但是並無法和 Kaby Lake-S、Skylake-S 交叉搭配使用。因為多 2 個核心的代價,是必須確保供電充裕而且穩定,故 Coffee Lake-S 的 VCC 與 VSS 訊號腳位各增加了十餘組。這形成了向上、向下相容性隔閡,其實 Intel 大可將它命名為 LGA 1151-v2,有諸如此類處置比較不會導致消費者混淆。
Intel 官方送測樣品為 Core i7-8700K,由於和 Core i7-7700K 的核心數量差異大,兩者之間已經沒什麼好比較。就採購現實而言,現在有 Ryzen 這可敬的對手能選擇,Ryzen 7 1700X 和 Core i7-8700K 官方參考價格都是 350 美元左右。在海外市場,這兩者無疑是直接競爭者,到了台灣由於 AMD 代理商策略因素,Ryzen 7 1700X 是比 Core i7-8700K 的預估市場價格略高一點。性能測試部分暫且忽略台灣價格這項變數,以下僅就 Core i7-8700K(6C/12T、3.7/4.7GHz)對上同級的 Ryzen 7 1700X(8C/16T、3.4/3.8GHz),抓對廝殺比較之。
Core i7-8700K 雖然只有 6 個實體核心,但是單核心時脈終究能達到 4.7GHz,因此在 LuxMark、Cinebench、Geekbench、PassMark – CPU Mark 等單核心 / 線程測試,表現比 Ryzen 7 1700X 高出 10~32% 不等比例。多核心 / 線程在 wPrime Benchmark、Cinebench 、Pass Mark – CPU Mark 等測試,大抵而言是 Ryzen 7 1700X 較占優勢,比 Core i7-8700K 快上 8~33% 左右。不過有幾處值得留意,Cinebench – OpenGL 表現是 Core i7-8700K 超前 39~49% 左右,而 PassMark – CPU Mark 的 Extended Instructions (SSE)、Encryption、Physics 等項目,Core i7-8700K 同樣領先 5~20% 不等。
至於 PassMark – Overall 與 PCMark 10,這類系統綜合性能測試評估指標,Core i7-8700K 表現是吃香一些。PassMark 的 CPU Mark 與 3D Graphics Mark 勝差分別為 3.3%、5.1%,而 PassMark Rating、2D Graphics Mark、Memory Mark 等,更一舉拉開到 33~62%。PCMark 部分相仿,從 Apps Score 到 Gaming 等各子評分項目,Core i7-8700K 表現超前 8~38%。結尾的 3DMark 11,Entry 模式由 Core i7-8700K 勝出,但 Performance 與 Extreme 的 Graphics Socre,Ryzen 7 1700X 以 3% 左右稍微超前,Core i7-8700K 是 Physics Score 和 Cimbined Score 項目表現較好。而 3DMark 方面,雖然看起來是 Ryzen 7 1700X 勝出,但差距也只有在 1~3% 不等,考量測試誤差因素大可視為平手。
儘管 Intel 可能是受到 AMD 競爭壓力因素,才會在這時間點讓 Core i7 / i5 / i3 增加 2 個實體核心,但是有這舉動總比好過不動如山。要論本質運算性能,Core i7-8700K 碰上 Ryzen 7 1700X 這等對手,基於核心數量、時脈設定等差異,各自有占優勢的時候。除非只求運算性能而其他都無所謂,否則我們認為晶片組的重要性也很高,畢竟這是整個平台的運作根基,I/O 等性能也會影響到使用體驗。這點是 Coffee Lake-S 稍占優勢,畢竟歷經 8 個世代演進,穩定度與性能表現無庸置疑,而且主機板選擇性也多過於 Ryzen。只是除非有迫切的處理器運算性能需求,建議 Skylake-S、Kaby Lake-S 使用者大可按兵不動,反觀 Haswell 甚至更舊世代平台可以加以評估,因為升級到 Coffee Lake-S 無論性能或功能性的提升都會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