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yzen 4000 Mobile 系列處理器在 3 月 16 日解禁,我們也針對這系列處理器進行介紹與說明。在命名方式方面,AMD 採用了與 Intel 相同的「H」與「U」系列進行區別,其中「H」系列主要是 45W TDP,而「U」系列則是 15W TDP;另外,AMD 也端出 35W TDP 的「HS」系列。
「H」系列的 Ryzen 4000 Mobile 系列處理器涵蓋「HS」系列的話,一共有 6 款產品。最高階的為 Ryzen 4900H,一款 8C16T、12MB Cache 的產品,其基本時脈為 3.3GHz,Block Clock 可以達到 4.4GHz,同時還帶有 1750MHz 的 8 Graphics Cores 內建 GPU 供使用;Ryzen 9 4900HS 則是 3.0GHz 基本時脈以及 4.3GHz Boost Clock。
Cores / Threads | Base Clock | Boost Clock(Up To) | Cache | Graphics Cores | Graphics Frequency | TDP |
|
---|---|---|---|---|---|---|---|
AMD Ryzen 9 4900H | 8 / 16 | 3.3GHz | 4.4GHz | 12MB | 8 | 1750MHz | 45W |
AMD Ryzen 9 4900HS | 8 / 16 | 3.0GHz | 4.3GHz | 12MB | 8 | 1750MHz | 35W |
AMD Ryzen 7 4800H | 8 / 16 | 2.9GHz | 4.2GHz | 12MB | 7 | 1600MHz | 45W |
AMD Ryzen 7 4800HS | 8 / 16 | 2.9GHz | 4.2GHz | 12MB | 7 | 1600MHz | 35W |
AMD Ryzen 5 4600H | 6 / 12 | 3.0GHz | 4.0GHz | 11MB | 6 | 1500MHz | 45W |
AMD Ryzen 5 4600HS | 6 / 12 | 3.0GHz | 4.0GHz | 11MB | 6 | 1500MHz | 35W |
AMD Ryzen 7 4800U | 8 / 16 | 1.8GHz | 4.2GHz | 12MB | 8 | 1750MHz | 15W |
AMD Ryzen 7 4700U | 8 / 8 | 2.0GHz | 4.1GHz | 12MB | 7 | 1600MHz | 15W |
AMD Ryzen 5 4600U | 6 / 12 | 2.1GHz | 4.0GHz | 11MB | 6 | 1500MHz | 15W |
AMD Ryzen 5 4500U | 6 / 6 | 2.3GHz | 4.0GHz | 11MB | 6 | 1500MHz | 15W |
AMD Ryzen 3 4300U | 4 / 4 | 2.7GHz | 3.7GHz | 6MB | 5 | 1400MHz | 15W |
AMD Ryzen 9 4900H、4900HS、Ryzen 7 4800H 與 4800HS 同樣為 8C16T 處理器;至於另一款「H」系列的產品,Ryzen 5 4600H 和 4600HS 則是 6C12T 配置的處理器。
時脈設定除了 Ryzen 9 4900H 與 4900HS 有所不同外,其餘的「H」和「HS」系列產品並沒有任何差別。
7nm 製程的 Ryzen 4000 Mobile 系列 SoC 採用 Zen 2 處理器架構核心,產品代號 Renoir。全新的 Zen 2 架構在 IPC 部分有著 15% 的提升,另外在 L1 D-Cache Load / Store Bandwidth 以及 L3 Cache(4MB per CCX)方面都有著 2 倍提升。Ryzen Mobile 4000 系列在效能有著一定強化、提升外,AMD 也在 I/O 方面做了些改善,特別是記憶體方面加入目前主流 LPDDR4X-4266MHz 和 DDR4-3200MHz 的支援,同時額外 PCIe 通道也數強化 Wi-Fi 體驗(大部分機種應該會導入 Intel Wi-Fi 6 AX200 網卡)或者預留給未來 5G 使用。
AMD SmartShift 就是一個 Infinity Control Fabric 間所組合成的平台控制(Platform Control)。至於 AMD 推出 SmartShift 的原因不外乎搭配 dGPU 的筆記型電腦散熱面積有先天限制,再加上大多數筆記型電腦是在設計時就限制 CPU 與 dGPU 組合的 power limits 去達成散熱方案。
就 AMD 的說法,SmartShift 可以在輕薄的機身下不失去原有的效能,同時也允許加入更強大的獨立顯示晶片,並提供其他公司(Intel 或 NVIDIA?)無法提供的獨特使用體驗。
簡單來說 AMD SmartShift 只允許擁有 Infinity Fabric 技術的 SoC 和 dGPU 進行相互溝通,dGPU 將效能與溫度反饋透過 PCIe 提供給 SoC,之後 SoC 則透過 Infinity Control Fabric 調整 dGPU 的 boost 時脈來維持整台機器的 TDP 平衡性。
回到 STT V2 with SmartShift,這其實就是在 dGPU 的機殼位置附近加上多一顆感應器,讓 dGPU 因為機殼溫度的表現回饋給 EC,再讓 SoC 決定 boost decisions。有了 AMD SmartShift 這樣的條件,系統可以讓 CPU 以及 dGPU 表現最大化,同時也允許更長的 boost 時間以及透過 STT V2 提供更佳的人體工學。
只是較為可惜的是,這次收到的測試機種 ROG Zephyrus G14 使用的是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Max-Q 6GB GDDR6 記憶體,因此沒有辦法體驗 AMD SmartShift 技術。
ROG Zephyrus G14 擁有 GA401UH、GA401II、GA401IV 以及 GA401IU 等 4 個型號。
GA401UH:Ryzen 7 4800HS / R5-4600HS +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4GB GDDR6;
GA401II:Ryzen 7 4800HS / R5-4600HS +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Ti 4GB GDDR6;
GA401IU:Ryzen 9 4900HS / R7-4800HS + NVIDIA GeForce GTX 1660 Ti 6GB GDDR6;
GA401IV:Ryzen 9 4900HS / R7-4800HS +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6GB GDDR6;
採用 AMD Ryzen 4000 Mobile 系列的 ROG Zephyrus G14 提供銀色與白色供選擇,且重量僅 1.6kg;14 吋的 Gaming 遊戲機種,採用的 120Hz IPS 面板雖然以 1920 x 1080 解析度為主(85% 螢幕佔比,6.9mm 窄邊框),但也有部分型號有 2560 x 1440 解析度面板的選項,對想要高解析度的玩家是個不錯的選擇。
由於這是款 Gaming 機種,所以在儲存容量部分最低位 512GB,最高則是 1TB NVMe M.2 SSD;當然,這款機器也允許使用者自行更換 NVMe M.2 SSD, 預設為 Intel SSD 660p。
記憶體方面,我們手上的版本有 16GB 是焊死在主機板上,但保有一個插槽允許使用者自行擴充。
一台 Gaming 筆記型電腦效能很重要外,散熱也是需要注意的部分,特別是如此輕薄的裝置。ROG Zephyrus G14 採用 5 根熱導管與雙風扇設計,分別針對 GPU 以及 CPU 部分進行散熱。除此之外,Zephyrus G14 的 「Ergolift」設計也對筆電的散熱設計有所強化。
機器本身沒有 Thunderbolt 3,但提供 2 個 USB Type-C(其中一個擁有 PD 功能)與 2 個 USB-Type-A、HDMI 以及 3.5mm 音源孔;Wi-Fi 部分使用的是 Intel Wi-Fi 6 AX200 無線網路晶片組。
指紋辨識也是一個特色,因為 ROG Zephyrus G14 將它與 Power 按鍵整合。
我們這次測試主要針對 CPU 部分,GPU 方面僅簡單使用 3DMark 進行,畢竟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Max-Q 已經出現好一陣子,就不再針對遊戲部分進行太多實測。機器本身採用 AMD Ryzen 9 4900HS 與 32GB DDR4 3200MHz 記憶體,並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Max-Q 6GB GDDR6 記憶體。
16GB x2 DDR4 3200MHz 記憶體效能,當然無法與桌上型電腦的數據進行比較。
CPU-Z 本的 benchmark 與內建 Intel Core i9-9900KF 數據進行比較;單核心部分時脈輸給可以 Turbo Boost 到 5.0GHz 的 Intel Core i9-9900KF,但在多核心方面 AMD Ryzen 9 49000HS 卻稍微取得領先。
跟著我們看看 AIDA64 中針對 CPU 部分的測試數據。
AMD Ryzen 9 4900HS 在效能上小幅領先桌上型電腦用,且同樣為 8C16T 的 Ryzen 7 2700X;Ryzen 7 2700X 是 AMD 在 2018 年 4 月發表的桌上型電電腦用處理器,採用 12nm FinFET 製程與 Zen+ 處理器架構,基本時脈為 3.7GHz,並可以達到 4.3GHz 的 Max Boost 時脈。
跟著看看 Corona、Fryrender 以及 V-Ray 等渲染測試項目。
Cinebench R15 與 Cinebench R20 當然也是我們測試工具裡面的常客,絕對無法少了它們。
雖然數據部分沒有 Ryzen 7 2700X 進行比較,但仍有 8C16T 的 Ryzen 7 1700X 可以做為參考用。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Max-Q 部分的 GPU 測試我們簡單以 3DMark 中針對 DirectX 11 的 Fire Strike 以及 DirectX 12 的 Time Spy 再加筆記型電腦的 Night Raid 以及 Sky Diver 進行測試。
ROG Zephyrus G14 with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Max-Q
最後則是 PCMark 針對整個系統進行的測試,我們這裡提供 PCMark 10 Extended 以及 PCMark Applications 等 2 個測試項目的數據讓大家參考;PCMark 10 Extended 裡面涵蓋 Essentials、Productivity、Digital Content 以及 Gaming 等項目,至於 PCMark Applications 則是 Microsoft Office 的 Word、Excel、PowerPoint 以及 Edge 效能測試。
同時我們也使用 PCMark 內建的電池續航力測試在 Gaming 模式下進行續航力測試;預設條件下,ROG Zephyrus G14 這台 Gaming 筆電以全速執行遊戲大約可以撐 2 個小時左右。一般來說,要執行遊戲很多時候還是會插著電進行,較少可能會在沒有插電的情況進行遊戲吧…
先說說 ROG Zephyrus G14 這台 Gaming 筆記型電腦,14 吋 1920 x 1080 解析度 120Hz 的 IPS 面板、8C16T Ryzen 9 4900HS 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Max-Q,再加上 16GB x2 以及 1TB NVMe M.2 SSD,整個規格相當完美,特別是 NVIDIA GeForce RTX 2060 Max-Q 足夠應付大部分 1080p 高特效的遊戲,若是 1440p 解析度面板或許需要稍微犧牲一些些特效。
價格部分就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中,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收到任何建議售價…
另一方面,我們手上的測試機沒有 AniMe Matrix 功能,因此無法針對這部分進行實際測試,稍微有點可惜,畢竟這是 ROG Zephyrus G14 強調的特色之一。
雖然我們依舊相信整個生態系統會以 Intel 為主,但眾多 AMD 合作夥伴接下來應該會積極地推出更多採用 AMD Ryzen 4000 Mobile 系列處理器的產品。對 Ryzen 4000 Mobile 系列處理器而言,先進的 7nm FinFET 製程當然是一個相當優秀的助攻手,但 AMD 本身的 Zen 2 處理器架構才是主角,否則可能如阿斗般無法被扶起啊。
我們也針對 AMD Ryzen 9 4900HS 在 ROG Zephyrus G14 的溫度表現進行測試。
AMD Ryzen 9 4900HS 在 10 分鐘後的壓力測試下,溫度大致在 78 – 79 攝氏度飄動(室溫 24 度),至於時脈方面則是在 3.28 – 3.5GHz 左右變化著。
35W TDP 的 Ryzen 9 4900HS 效能無庸置疑,但我們猜測同樣是 8C16T 的 Ryzen 7 4800HS 可能會更受到歡迎,畢竟以 Gaming 為主打的筆記型電腦一定會搭配著獨立顯示晶片,在這樣的條件下,內建顯示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畢竟內建顯示以外,同樣為 8C16T 配置的 Ryzen 7 4800HS 單處理器部分的價格也要較 Ryzen 9 4900HS 便宜些許,但筆記型電腦不同於桌上型電腦般可以自行更換,更多時候受限於品牌所端出的規格…
在看完 AMD Ryzen 9 4900HS 之後,接下來就該期待即將於 4 月初發表的 Intel Comet Lake-H 平台,到底它們會如何反擊 AMD Ryzen 4000 Mobile 系列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