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別版姿態登場的 Core i9-12900KS,具備更多加速機制能讓時脈衝上 5.5GHz。
儘管代號 Alder Lake-P 產品還火熱,旗艦 Core i9-12900K 仍然堪稱最佳消費性桌上型處理器,因應對手接下來的新動作,Intel 端出特別版產品 Core i9-12900KS,將時脈往上拉最高至 5.5GHz,以期能夠穩坐目前所佔據位置。
此刻解禁、上市開賣的 Core i9-12900KS Special Edition,參考建議售價 739 美元,比 589 美元的 Core i9-12900K 高出 150 美元。就台灣的市場參考價格來說,Core i9-12900K 目前要價約 17,400 元,而 Core i9-12900K 參考開賣價格是 22,888 元左右,一來一往相差 5,488 元。
Core i9-12900KS 與 Core i9-12900K 本是同根生,兩者關鍵差異在於 P-Core 加速功能、時脈設定、基礎功耗,使得 Core i9-12900KS 能夠達成 5.5GHz 時脈。先前的 Core i9-12900K 只支援到 Turbo Boost Max 3.0,體質最佳 1 個 P-Core 表定加速時脈 5.2GHz,Core i9-12900KS 則是有 2 個核心能達到 5.3GHz。
進入 Performance Hybrid 架構初期,Intel 並未導入以往產品使用過的 TVB、ABT 加速機能,現在一口氣全部下放給 Core i9-12900KS。Thermal Velocity Boost 在散熱條件合乎要求前提下,能使 Core i9-12900KS 體質最佳 2 個 P-Core 時脈達到 5.5GHz,其作用溫度臨界點預設在 50°C。
至於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是用來拉高多核心時脈,Core i9-12900KS 表定全核 5.2GHz,在特定供電與 100°C 溫度以內條件能夠達成 。除了新導入加速機制拉高時脈,Core i9-12900KS 的 P-Core 基礎時脈 3.4GHz、E-Core 基礎 3.2GHz / 加速 4.0GHz,和 Core i9-12900K 相較之下也都有所提高。
連帶改變的包含基礎功耗,Core i9-12900K 推出時沿用大家不太陌生的 125W 設定,Core i9-12900KS 則是進一步提高至 150W,不過表定最大功耗還是維持在 241W。當然了,以 Z690 晶片組主機板搭配高效率水冷散熱器,在 BIOS 改變 Power Limit 1 / 2 條件,餵它更多電還能換來額外的性能提升。
Core i9-12900KS vs. Core i9-12900K 性能實測
性能實測體驗階段,Core i9-12900KS 與比較組 Core i9-12900K,使用 MSI MEG Z690 Unify 主機板搭配 MSI MEG CoreLiquid S360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MEG Z690 Unify 的 UEFI BIOS 內,提供 3 種散熱器形式選擇,牽動 Power Limit 1 / 2 設定組態,我們將之設在盒裝以測得標準性能表現。
測試平台
- 主機板:MSI MEG Z690 Unify(BIOS:7D28v131 – Beta version)
- 記憶體:Kingston FURY Beast DDR5-5200 32GB Kit(KF552C40BBK2-32)
- 顯示卡: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80 OC Edition
- 系統碟:Kingston KC3000 PCIe 4.0 NVMe M.2 SSD 1TB
- 散熱器:MSI MEG CoreLiquid S360
- 電源供應器:ASUS ROG Thor II 1000W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1 專業版
基礎性能僅以 Geekbench 作為簡單代表,Core i9-12900KS 單核心表現穩定高出 2.x~4.x% 不等,Crypto Score 甚至拉開 20.x% 差距,不過多核心反而出現低個 2.x~4.x% 這結果。除了正常測試誤差要考量,我們所使用主機板的 BIOS 屬於 Beta 版,最佳化程度可能是因素之一。
其他部分,以 PCMark 之類綜合型軟體為主,來看在真實應用模擬測試上能反映出多少提升感。PCMark 10 Extended 總分差異僅 1.5%,除了 Productivity 項目落後 3.14%,其餘是高出 1.x~3.x% 不等。而 PCMark 10 Applications 模式總分落差拉開到 6.0%,在 Word 與 Execl 有著 6.x~7.x% 較多成長。
至於在影音編輯面向,Procyon 影、音總得分皆獲得 1.x% 提升,惟影像編輯處理內 Batch Processing score 項目,稍微落後 Core i9-12900K。而瀏覽器基準測試 WebXPRT 4,進行人工智慧整理相冊、加密筆記 / OCR 掃描、Web Workers 網路作業等測試,Core i9-12900KS 穩定超前高出 3.x~5.x%。
最後的綜合代表是 SPECworkstation,它涵蓋媒體和娛樂、產品開發、一般操作等多種層面應用,進行處理器、圖形、I/O 等標準測量,工作負載不乏大家相對熟悉的應用程式。簡單就結果來看,Core i9-12900KS 各類群項目總分提高 2.x~3.x%,其中 Energy 與 CPU Compute 反而稍微落後 1.1%、0.4%。
推出 Core i9-12900KS,Intel 打著地表最強桌上型 / 遊戲處理器(主流性能等級)口號,接著就來看 Core i9-12900KS 有何助益。3DMark 總和得分僅提升約 0.6%,不過在處理器部分可以看到拉開至 3.x%,而 CPU Profile 這個測試項目有 2.x~5.x%。大致而言,是能夠看出其提升效益,比一般測試誤差的中位數再高出些許。
至於真實遊戲測試,總共 11 款遊戲、12 個數據,所得差異不諱言是相對小一些。Core i9-12900KS 有4 項超前 0.x~2.x%,而持平的也是占 4 項,剩餘 4 項則落後 1.x%。畢竟只是加速時脈的不同,再加上最佳化程度、正常測試誤差等變因影響,在我們使用的遊戲裡還沒能繳出更全面性的壓制力。
Core i9-12900KS vs. Core i9-12900K 溫度、功耗試驗
大家應該也很關注功耗與溫度表現,以下進行相關試驗,AIDA64 穩定度測試出現有趣的結果。Core i9-12900KS 測試期間時脈在 4.9~5.0GHz 跳動,合理的高於 Core i9-12900K,但平均溫度 71℃ 連各核心最大值反而都比較低。至於消耗功率就 CPU Package 項目來看,峰值 205.99W 對 208.32W,Core i9-12900KS 依然是略低。
Cinebench 壓力測試有著相仿的結果,若說 Core i9-12900K 單純是溫度高一些,還能歸咎在散熱器安裝因素上,但功耗與時脈推翻了這點。因此能合理地指向體質因素,Core i9-12900KS 終究是 Intel 精挑細選之作,能以略低的電源需求、廢熱產生量,實現更高時脈和性能表現,至少和大量生產銷售的 Core i9-12900K 相較是如此。
大家應該也好奇,Thermal Velocity Boost 作用臨界點設在 50℃,是否容易看到 5.5GHz 出現呢?依應用負載類型、散熱條件而定,答案可能沒有那麼絕對,至少在純粹的測試裡不難。透過 Cinebench 單一核心壓力測試,Core i9-12900KS 是能頻繁達到 5.5GHz,測試期間溫度最高不過 32℃、功耗最高 57.7W。
特調就是無腦使用也能獲得超乎預期的體驗
就綜合模擬測試為主的結果來說,Core i9-12900KS Special Edition 相較於 Core i9-12900K,所帶來性能增長幅度最多在 7.x% 之譜。而遊戲方面的表現,片面來說沒有那麼顯著,也或許有其他更能彰顯出差異的遊戲吧。總之那些零星未立竿見影的部分,測試有諸多變數難以在一時之間釐清,所以話也不好說滿。
倒是溫度與功耗不愧它身為特別版,能夠達成更高的時脈與效能,卻比 Core i9-12900K 來得容易伺候些。因此 Core i9-12900KS Special Edition 整體上是能讓人感到滿意,至於比 Core i9-12900K 貴 5 千餘元,是否值得就見仁見智了。畢竟追求極致需要付出更高的代價,難以一味從性價比角度來衡量,不知你覺得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