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號 Rocket Lake-S 的 Intel 11 代 Core 系列桌上型處理器在台灣時間 2021 年 3 月 30 日晚間正式解禁。作為 Intel 最後一個 14nm 製程的桌上型處理器,雖說早前已經有不少實測曝光,但在正式解禁的時間點,不免俗還是得稍微認真介紹一下它。

最後一個 14nm 製程、最後一個 LGA1200 腳位,以及最後一個 DDR4 記憶體平台,Intel Z590 晶片組搭配得 11 代 Core 系列處理器終於加入原生 PCIe Gen4 的支援。相較於 AMD 平台,Intel 在 PCIe Gen4 的加入算晚的,但遲到總比沒到的好,反正…

目前 AMD Radeon 與 NVIDIA GeForce 都陸續推出 PCIe Gen4 規範的顯示卡,但你買不到… 另一方面,儲存部分也可以在市場上見到不少 PCIe Gen4 x4 控制器的 M.2 SSD 供選擇,因此使用者不需要擔心 PCIe Gen4 沒有裝置可以支援。Rocket Lake-S 提供最大 20 條 PCIe Gen4,這裡面包含儲存用的 PCIe Gen4 x4 與顯示卡用的 PCIe Gen4 x16。

與 Intel Z490 的 Comet Lake-S 最大不同之處,那肯定是 Intel Core i9 這個旗艦級的處理器核心數從 Intel Core i9-10900K 的 10 核心下調至 8 核心配置,在微處理器架構部分更換至 Cypress Cove(10nm 製程 Ice Lake 的改版),因此 IPC 成長 19%,這也需算是件好事。

Cypress Cove 微處理器架構外,Rocket Lake-S 也加入 Xe GPU 架構的 Gen12 Graphics,這也讓 Intel 內建顯示功能有了顯著提升,但注意,它依舊是內建顯示,只是在市場缺乏顯示卡的情況下,它對於使用者還是有一定幫助。

Rocket Lake-S 開始支援 DDR4-3200 原生記憶體,過去為 DDR4-2933;同時 Rocket Lake-S 還有全新的 Intel Deep Learning Boost 技術。

大致介紹完最後一個 14nm 製程的 Rocket Lake-S 處理器,接下來就是瞭解一下 Intel 11 代 Core 桌上型處理器的實際效能到底如何。早前有提到,Intel 這次寄出了 8C16T 的 Intel Core i9-11900K 與 6C12T 的 Intel Core i5-11600K 讓我們進行測試,而這篇文章使用的主機板為 ASUS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熟悉 ASUS 命名原則的朋友都會知道,「-I」的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是一張 mini ITX,而這一代的 mini-ITX 又有了些變化。

8 + 2 整合式供電設計(Renesas ISL69269 PWM 控制器),使用的是可以承受 90A 的 TI CSD95410 功率級晶片、合金電感以及 10K 日製電容等,算是目前相當高規格的主機板供電設計。

礙於 mini ITX 主機板的尺寸限制,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僅有一個 PCIe 8 PIN 供電以及 2 根 DDR4 記憶體插槽;也許,有使用者會覺得 2 根記憶體插槽不足以使用,然而現階段可以買到單條 32GB 的情況下,32GB x2 足夠應付絕大部分的使用需求。

PCIe x16 插槽就沒有什麼好介紹,但在 PCIe Gen4 x16 插槽上的 M.2 與音效子卡就讓我們特別關注。

這次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的 M.2 插槽與音效子卡導入 2 個連接器設計,它支援 2 個 PCIe x4 的 M.2 SSD, 若是 Gen4 的部分,請插在上面的 M.2 插槽,另外也可以在查才方面見到 Addressable RGB(5V)的 4 PIN 插槽。

音效部分升級至 Realtek ALC4080 Audio Codec,並搭配 Savitech SV3H712 放大器。

M.2 SSD 與音效子卡讓我們花較多時間關注外,導入 Thunderbolt 4 的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主機板也是一個吸引我們的焦點,但千萬別以為 USB-C 就帶有 Thunderbolt 4 功能,只有閃電標誌的 USB-4 才是;主機板 I/O 部分也可以見到 20GB/s 的 USB3.2 Gen2 x2,Intel AX210 的 Wi-Fi 6E 和 Intel 2.5GbE 網路。

我們也在 I/O 遮罩內見到一顆協助供電模組散熱的風扇,雖然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用的散熱模組已經加入熱導管設計,但搭配上風扇應該可以更有效幫助散熱,讓供電模組維持在較低的溫度下。

這次測試的處理器除了 Intel Core i9-11900K 與 Intel Core i5-11600K 等 2 顆 11 代 Core 系列處理器外,我們也加入 AMD Ryzen 9 5900X、Ryzen 7 5800X、Ryzen 5 5600X 以及 10 代 Core 系列處理器的 Intel Core i9-10900K 搭配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ounder Editions 和 DDR4-3600 記憶體進行綜合性測試。

走到現在,Intel 在 14nm 製程的桌上型處理器經歷 Broadwell、Skylake、Kaby Lake、Kaby Lake Refresh、Coffee Lake、Comet Lake 到現在的 Rocket Lake 可以說是劃下一個據點;在這 6 年的時間內,同樣是 x86 架構的 AMD 則是完全從谷底翻身,創造了不少奇蹟,特別是現在的 Zen 3 架構處理器更領先 Intel,導入 TSMC 的 7nm 製程,整個處理器市場的翻轉,可說是不勝噓唏啊。

從 Brian Krzanich,Robert Swan 到 Pat Gelsinger,也經歷了 3 任 CEO,這在過去的 Intel 是相當少見的事情。

我們只能透過文章,將這些點點滴滴好好紀錄,也許未來幾年 Intel 與 AMD 的角色又會有了翻轉。

Intel 這次在 Rocket Lake-S 部分讓旗艦的 Core i9-11900K 最高時脈維持在 5.3GHz,然後加入全新的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ABT)在溫度空間足夠的情況下讓 Intel Core i9-11900K 不超頻的情況下讓全核心維持在 5.1GHz 提升效能表現。不過,目前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僅在 11 代 Core i9 的 K 與 KF 系列上導入…

處理器核心數從 10 代 Core 最高 10 核心調降至 11 代 Core 的 8 核心,消費者可能在感官上會有明顯的差異,然而實際表現顯然是 Intel Core i9-11900K 有著一定優勢,當然這有部分是因為 Intel Core i9-11900K 在處理器的 PL1 與 PL2 之間變化的小手段。

顯示卡缺乏的情況下,是否會對 Intel 11 代 Core 處理器有所影響,這可能還得再觀察,但我們認為這勢必會對整個 DIY 市場有一定傷害,至於深淺則不得而知。

對於 Intel 最後一個 14nm 製程平台,我而們樂見它終於在市場上推出,同時各主機板廠的相繼推出對應晶片的主機板,讓市場看起來相當熱絡。而針對 Intel Z590 晶片組的 ROG Strix Z590-I Gaming WIFI 這張帶有 Thunderbolt 4 功能的 mini-ITX 主機板,整體功能顯然能吸引到許多 mini-ITX 愛好者的目光。

消費者是否會因為 Intel 新平台的推出而開始進行選購,以現在這個階段可能有點難度,畢竟顯示卡缺貨是一個相當大的隱憂。不管如何,Intel 最後一個 14nm 製程的桌上型電腦用處理器總算登場,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 Intel 接下來的種種規劃如何再提升消費者的信心與購買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