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代 Core S 系列的架構設計經過一番革新,500 系列晶片組規格也連動有所提升。
Intel 第 11 代桌上型處理器(代號 Rocket Lake-S),歷經相對應的 500 系列晶片組先行開賣,而後也針對處理器舉辦預覽發表會等活動,暖場幾個月下來在今天正式完全推出。
此刻可以公開處理器的性能測試結果,至於第 11 代 Core 產品線相關兩三事,在 Intel 分段揭露過程中已經介紹過,所以我們就不再重複贅述。可以稍微補充的是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技術功能,因為 Intel 在預覽發表會後幾日才拋出這項消息,包含主機板廠的相關配套措施都正在進行中。
延伸閱讀:
Intel 第 11 代桌上型處理器價格出爐,Core i9-11900K 539 美元、Core i5-11600K 262 美元
Intel 500 系列晶片組:Z590、H570、H510、B560 規格彙整
掰了 Skylake,換上 Cypress Cove 微架構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為最新的動態加速功能,目前僅限於 Core i9-11900K、Core i9-11900KF 兩款旗艦產品搭載,和既有的 Turbo Boost 2.0、Turbo Boost Max 3.0、Thermal Velocity Boost 相輔相成。這些功能的立意一致,都是在處理器溫度、預估電流量、估計耗電量合宜前提下,視工作負載、核心使用數量條件,自動拉高各個核心的時脈。
基本規則是以 2 個作用中的核心為一個單位,Turbo Boost Max 3.0 只針對體質最佳的 2 個核心作用,而 Turbo Boost Max 2.0、Thermal Velocity Boost 支援擴及所有核心,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則於 2 個以上(即 3 核心起)的核心作用時生效。其中 Turbo Boost Max 3.0 和 Thermal Velocity Boost,效用都是相當於堆疊增加 100MHz,即 1 個倍頻。
不過處理器溫度、散熱處理為之關鍵,Thermal Velocity Boost 只在 70 °C 以內作用,其餘前述功能則是可以達到 100°C 之譜。也因此,核心基礎時脈 3.5GHz、全核心 4.7GHz 的 Core i9-11900x,2 個核心作用時有機會拉高至 5.3GHz,至於隨機性質的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發揮作用時,能讓 8 個核心有機會都達到 5.1GHz。
由於 Intel 才釋出這功能沒有幾天,有些主機板廠還在加緊趕工 UEFI BIOS,再者主機板也未必會預設開啟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畢竟這存在耗電量、散熱等諸多考量。簡單一句話來總結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它就像自動視系統運作、使用狀態,動態的幫你全核心加速到 5.1GHz,耗電量、溫度等狀況和手動超頻有些差異。
在處理器性能解禁前夕,Intel 再度釋出一些相關訊息,主要還是在強調性能與平台整體優勢。像簡報內不斷出現 Media,是指 UHD Graphics 750 所內建整合 Quick Sync Video,支援 AV1 格式、10bit 編解碼等改進。此外,Intel 表示即便安裝獨立顯示卡,這代產品還是可以使用 Quick Sync Video 單元,將會和主機板廠溝通、調整 UEFI BIOS 設置。
此外新的記憶體控制器,套用 X.M.P. 組態時支援 Gear 1(既有組態)、Gear 2 兩種模式,新的 Gear 2 能讓模組與處理器連結時脈只有 Gear 1 一半,有利於處理器挑戰超頻極限。Intel 同時也再次強調,H570 和 B560 兩款晶片組首度支援完整的 X.M.P. 功能,選用高於 DDR4-3200(Rocket Lake-S 原生支援規格)時脈模組,有助於提升整體性能體驗。
Intel 就過往的市場經驗分享,預估 B560 與 H510 出貨量將高於 Z590,官方建議零售消費者至少採購 B560 製品。因為 B560 具備算是夠用的 PCIe 通道,同時也配備 USB 3.2 Gen 2×2(20Gbps)、USB 3.2 Gen 2 等機能,足以應付一般使用者需求。如果對 I/O 數量、性能、超頻有所需求,那麼推薦直上 Z590 製品,可擁有最完備機能與 DMI 3.0 x8。
由於 Rocket Lake-S 是取 Ice Lake 核心架構,再加上 Tiger Lake 的 Xe 架構內顯修改成桌上型產品,因而新增支援 VNNI、DL Boost、AVX-512 等功能集,在此之前是從 Ice Lake 行動處理器開始配備。Intel 指出,未來隨著第三方相容軟體數量增加,像 VNNI 功能集可以為影音、影像編輯 / 創作應用,帶來相當顯著的效率提升、節省工作閒置等待時間。
性能多有進化,網內互打 8C 時而領先 10C
接下來的性能實測階段,如先前提到媒體版測試樣品為 Core i9-11900K 與 Core i5-11600K,都屬於正式版和市售品近乎相同,主要比較組為前一代的 Core i9-10900K、Core i5-10600K(亦為正式版)。另外 Intel 一併提供 ASUS ROG Maximus XIII Hero 主機板,我們測試展開後固定使用 0603 版 UEFI BIOS,並未更新至 0610 這個途中才釋出的版本。
由於並非使用最新版 UEFI BIOS,因此尚未出現 Adaptive Boost Technology 選項,再者處理器本身的性能發揮也許會不夠全面性,礙於時間有限也只能這樣進行下去。記憶體則使用 X.M.P. DDR4-3200 模組,和處理器的記憶體控制器原生支援規格相對應,再搭配 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等配備,如此來測得基本組態下的表現。
測試平台
- 處理器:Intel Core i9-11900K / Core i9-10900K / Core i5-11600K / Core i5-10600K、AMD Ryzen 7 5800X
- 主機板:ASUS ROG Maximus XIII Hero、ROG Crosshair VIII Hero(WI-FI)
- 記憶體:Antec Memory Katana DDR4-3200(8GB x 2 Kit)
- 顯示卡: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80 OC Edition
- 系統碟:GIGABYTE AORUS NVMe Gen4 SSD 1TB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20H2)
以下所得結果,依照測試運算傾向或說應用面向,概略做了也許不是多麼精準的分類。無論如何,在 Sandra 這模擬型態廣泛的基準測試下,尤其是 Core i5-11600K 和 Core i5-10600K 直接相較,可看出 Rocket Lake-S 植基於 Cypress Cove 核心架構的改變。
當然了,前代旗艦 Core i9-10900K 畢竟是 10 核心,仍然有超越 8 核心 Core i9-11900K 的時候。在後續一些運算模擬測試裡,雖說有些項目還是核心數量多的會比較吃香,但仍然可以看出 Rocket Lake-S 所帶來進化,領先時甚至可以拉開相當程度差距。
至於偏向繪圖、渲染之類測試的情況相仿,Core i9-10900K 仗著核心數量優勢有機會勝過 Core i9-11900K,倒是可以從 Core i5-11600K 身上看到新架構的效益。而在照片 / 影片轉檔這些情境下,Rocket Lake-S 應該得利於新核心架構有所強化,因此跑分與真實應用能展現出不等程度提升感。
* HandBrake:4K、HEVC 影片轉檔成 1080p、H.264 格式。
** NX Studio:100 個 RAW 檔批次轉成 JPEG、改變影像大小至寬 1920、壓縮品質 85。
接著來看系統綜合、日常應用等面向測試,尤其是 PCMark 等項目得留意到,基於兩代處理器規格差異限制,Comet Lake-S 的系統開機碟只能以 PCIe 3.0 匯流排速度(接在晶片組端)運作。在以下測試裡,Rocket Lake-S 大多展現出優越的一面,得以提升不等程度使用體驗。
在基準測試過程中,所搭配散熱器為 Arctic Freezer 34 eSports DUO,此篇並未選擇水冷散熱器來進行。Core i9-11900K 與 Core i5-11600K 的 TDP 預設為 PL1 125W、PL2 251W(PL2 實際值視主機板廠設計而定),可以跟 Core i9-10900K、Core i5-10600K 一視同仁,透過 AIDA64 燒機並取峰值數據繪製成圖表如下列。
乍看下 Rocket Lake-S 彷彿用更多電力來換取性能,因此另外取 FPU(AVX2)項目燒機的歷程記錄檔(HWiNFO)作為代表,繪製成圖表來看 CPU Package Power 整體變化。實測 2 款 Rocket Lake-S 都有開頭飆高這傾向,但是在滑落之後(姑且先不管溫度、降頻兩三事),Core i9-11900K 大致上比 Core i9-10900K 低一些。
反觀 Core i5-11600K 和 Core i5-10600K 相比顯得奇特,Core i5-11600K 仿佛 PL2(251W)火力全開努力奔跑,而 Core i5-10600K 卻像是被限制在 PL1(125W)。我們推測,也許主機板 UEFI BIOS 某些細項尚未達到最佳化吧(畢竟不是用最新版本),因而出現這樣奇特的結果,暫且僅供參考、我們後續會持續關注這點。
最後來看 3DMark、遊戲性能表現,Rocket Lake-S 表現大致上是可以比 Comet Lake-S 稍好,但不至於有太大的差異。倒是植基於 Xe 架構的 UHD Graphics 750 內建繪圖顯示單元,這全新架構轉變確實帶來相當程度進化,可以明顯感受到使用體驗提升。只不過真要說起來,它仍然只適合小品 / 老遊戲,畢竟執行單元數量比行動版少、遊戲也不是訴求重點。
迎來久違的大轉變,這或許只是下一步的開端
綜觀 Rocket Lake-S 所帶來架構轉變、性能進化,以及 Z590、H570 晶片組規格提升改善之處,可以說第 11 代 Core 桌上型處理器暨平台,相較於前一兩代產品更有切中甜蜜點。就平台整體角度而言,Intel 在 Rocket Lake-S 身上下了相當程度功夫,所帶來轉變是值得肯定。
然而不變的是採用 14nm 半導體製程,儘管這跟性能沒有直接、絕對關聯性,但無可否認溫度與耗電量等條件,容易成為絆腳石。尤其是購買 K 版不鎖倍頻款式處理器,得弄好散熱才能體驗到更為完整的性能,否則還不如買非 K 版,好在這次也是 14nm 最終戰了。以上,大家怎麼看呢?